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瀑: 人文景观
一个瀑布的人文旅游景观,通俗地讲,就是指与瀑布有关的文化景观。诸如观瀑诗文,写瀑画卷,吟瀑对联以及有关瀑布的神话传说等等,这些都属于间接的文化景观,因为它没有直接地反映在瀑布或其四周的环胰中:还有一种文化景观,则是直接存在于瀑布及其附近的环境之中,可以亲眼目睹,可以观光欣赏,如观瀑亭和可供观瀑的寺庙宾馆等建筑景观,瀑布附近的摩崖石刻、古代岩画等历史景观,以及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土特产品等民俗景观等等。
瀑布景观,作为天然界的最佳的风景之一,历来是游客文人的吟颂对象。诗人们为瀑布那江海倒悬的磅礴气势所折服,又为瀑布那婀娜多姿的飘逸神态所倾倒,于是临瀑而兴起,兴起而赋诗,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优美诗篇。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大诗人李白,游览了许多瀑布,留下了不少观瀑诗篇,他笔下的瀑布,气势磅礴,神韵万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山。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肇波水潺援”等等,把不同瀑布的各种风姿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他诗人笔下的瀑布,亦是有声有色,千姿百态: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唐朝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银河忽如瓤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索练脱轴垂青天。……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怜渊”。《元朝杨维祯·《庐山瀑布谣》);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宋朝白玉蟾·《三叠泉》);
“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元朝土季文·《九华谣》);
“石瞪迂回千万曲,似带如环往而复。……万丈狂涛五道奔,轰雷制电忘昏晓。”(清朝袁枚观飞水潭瀑布诗);
“尚疑银河忽溃决,还惊长鲸吸百川。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斜雪浪涌山根”。(清朝黄体仲·《咏潮音瀑》)
“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安图县志》中吟长白瀑布诗)。
最为生动形象描绘瀑布之姿态的大概要算是清朝袁枚的《大龙湫》诗,诗中将大龙湫瀑布的姿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诗中这样写道:“……五丈之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分明合并忽分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轻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招‘旋;有时口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此外,土安石在观赏浙江雪窦山的千丈崖瀑布时,曾作过一首观瀑绝句,亦令人赞不绝口:“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口还成五色文。”
不同瀑布不仅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奇特,其水声轰隆,亦慑人心魄:“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细雨弥茫千石外,惊雷怒吼两峰中”;“玉虫l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等等。这些诗句将瀑布的轰鸣声响描写了出来,读来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再看瀑布击溅起的玉珠水花,云烟雨雾,在诗人笔下,亦被描写得十分生动:“冷云抱石苍崖古,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点点溅湿嫦娥衣,……广寒殿上银蜡飞,水晶宫中玉龙舞”;“飞珠散轻霞,流沫沸育石”;“江声雨势三秋兔,雪片冰花五月饶”等等。
水帘洞瀑布在诗人笔下,又是别有一番情趣:“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帘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钩”;“误疑赢海翻琼浪,莫拟银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隐处,水晶帘挂五云头”等等。诗人笔下的水帘洞瀑布充满了神奇色彩。
元代诗人兼书画家赵孟顷的《水帘泉诗》,把庐山三叠泉瀑布的月夜景色,描绘得最富有诗情画意:“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一幅月夜飞瀑图跃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瀑布之景的确是美的,而瀑下的碧潭,又何尝不美呢。“荡荡白银网,沉沉水晶宫。愿从琴高生,脚踏赤鱿公,手持玉芙菜,跳入清冷中。”苏东坡面对开先瀑布之下“沉沉水晶宫”般的青玉峡龙潭,禁不住想要“跳入清冷中”去了。宋代诗人土十朋的《石镜溪》一诗,亦对玉帘泉瀑布下面的碧潭清流赞叹不已:“别有一溪清似镜,不须人为拂尘埃。”写尽碧潭之清澈,也是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写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画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中国画中又以其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区别于一般的西洋风景画。山水画所表现的大多是山水树石烟云之类,其中瀑布是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古人云:高山流水,但求知音;登高志远,临泉心清。所以瀑泉之景一直受到山水画家的青睐,加上绘画中育山无水不活之说,画中瀑泉亦是构图上的需要,因此,山泉飞瀑之类的山水画是传统山水画中最经常出现的题材。
我国传统山水画,至北宋渐成体系,并开始形成三大流派,即董巨、荆关、李郭。三家鼎立,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丰富传统。三家面目,各不相同:董巨以写江南山水为主,无奇峰怪石,多钟灵秀色;荆关专写太行山石,危岩峭壁,气势不凡;李郭多写黄土高原一带荒山野岭,山峰浑圆,丘壑遍布。譬如荆关一派的著名画家范宽,所画的《溪山行旅图》,便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一张名作。画面采用高远透视法,将山峰那高耸巍峨的雄姿,表现得十分突出,而高山的右侧有一深涧,中有一条细长的瀑布,飘然跌下,与画面正中那雄伟的山峰形成鲜明的对比。瀑布下落至半途,又受顽石阻拦而分成两股,呈“人”字形落下。画面前下方,则有几级小瀑,使人想到水之源处大概一定正是那高悬的瀑布吧。小瀑几经流淌后,便汇入一条溪水,流出画面的左下方。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不管从上至下,还是由下到上,均可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画中所描绘的山高水长的意境,可算是传统山水画中表现高山流水,表现瀑布之美的一个范例,同一流派中的另外两名画家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也都表现了瀑布景观。
山水画自兴起到鼎盛的五代、宋朝,直至今口,表现瀑布与高山题材的画,是多不胜数,此地就不一一例举了。
观瀑诗画果然不少,然观瀑游记、对联以及神话传说等。为数亦很多,这里只选几例以飨读者。
观瀑游记文章,这里仅录较著名的两段。一段选自元代文人李洞的《观开先瀑布记》,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将瀑布的姿态,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读来令人如身置其境,妙趣无穷:
“……登云锦阁西轩望瀑布,其旁香炉、双剑两峰,尤秀丽特甚,相传上有三石梁,横绝青冥,官不见底,苔滑不可度,度辄得遇异人。瀑行青壁间,如长虹委蛇,下沉邃渊。须臾,大风暴起,泉石不得行,从旁制曳,欲断还续;忽飞旋重轮,直入空际。回风一散,万象冥蒙;或文绢霞缓,陆降天际:偶随飘轮,奄尔而逝;瞬息万状,殆不可穷。急雨继之,四山雾晦,银竹森坚,形神开悟。……”
另一段文字是清代进士土世慰的《游五老三叠开先瀑布记》中描写三叠泉瀑布的形态气势的:
“……而三叠泉从山南最高处冉冉招‘空而降。初级如云如絮,喷薄吞吐,流注大招‘石上,水石冲激,乃始漂洞作态,珠进玉碎。复注二级石上,汇为巨流,悬崖直下龙潭!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毓,挂者如帘,散入山足,森然四垂;涌若沸汤,奔若跳鹭,其声则蕴隆之候,风掀电驰,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又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鸣鼓,瓦击相应:真天下第一伟观也。……”
文中将瀑布的姿态,从飘、断、缀、挂、散、涌、奔等几个方面,作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看罢,三叠泉瀑布的百态千姿,跃然纸上。
不少吟咏瀑布的对联,对仗工整,字句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不妨录下几副,与读者共赏:
黄山九龙瀑,造型奇美,有人就这样写了一副对联: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弊骆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泰山龙潭瀑布上侧西溪石亭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龙跃九霄云腾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在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前面的观瀑亭上,有一副对联把这个大瀑布写得栩栩如生: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莫干山剑池飞瀑的飞虹桥两旁,有一对联不仅描绘了瀑布,还写出了四周的环境。联文曰:
夹道万竿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
剑池飞瀑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
面对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奇观,诗人可以赋诗,画家可以作画,摄影家可以掀下快门,那么,一般的老百姓呢?居住在瀑布附近的平民百姓,他们亦同样会感受到瀑布景观的神奇壮观。可是千百年以来的封建**统治,他们似乎不太可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瀑布的形成,于是,许多有关瀑布的神话传说便产生了,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这些神话传说,亦为瀑布景观增添了不少色彩。如庐山众多的瀑布,千姿百态,神韵各异,于是,当地就流传了这样一个传说故事,说庐山瀑布群是由秦始皇在赶山填海时,抽了九十九鞭子,才形成了庐山众多的瀑布。而关于九寨沟瀑布群及其海子群的传说,则是一个藏族姑娘名叫沃诺色蟆,不慎将她的情人戈达送的一块宝镜跌落下来,碎成了许多碎片,于是便形成了许多的海子和瀑布。显然,这些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人们不会去相信庐山瀑布群是由秦始皇的鞭子抽出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从人文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往往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良好愿望,同时,也的确能给瀑布景观增添一些迷人的色彩,使旅游者在旅行中增加一些乐趣。
从一些瀑布的名称中也可看出这一点,许多瀑布下的深潭都只有一个名字一一龙潭一一这大概是与当地黎民百姓相信这深不可测的水潭之中,定有蛟龙潜藏有关。有的甚至传说龙潭之深,可直通东海龙宫呢!既然瀑下是龙潭,瀑布之名亦往往用龙潭瀑布称呼之。我国瀑布中,这种例子还是相当多的:泰山育一黑龙潭,其上瀑布便称龙潭瀑布;青岛嵘山亦有一处龙潭和龙潭瀑布;信阳狮河上游有黑、黄龙潭两处及相应的龙潭瀑布;天柱山上有大龙潭瀑布及龙井潭;九华山上有龙池飞瀑:鸡足山有玉龙瀑布;吉首有一处大龙洞瀑布;庐山有黄龙潭和鸟龙潭两瀑,并有一个动听的神话传说;井冈山上更是龙潭成群:有锁龙潭等五个瀑布组成龙潭瀑群和一个白龙潭瀑布;三清山上有一处八碟龙潭大瀑布;雁荡山中有大、小龙湫瀑布;仙游有九龙飞瀑、周宁有九龙碟瀑布;西樵山上有龙涎瀑:鼎湖山有跃龙潭瀑布;在我国台湾岛,更有蛟龙瀑布、云龙瀑布和汪龙瀑等龙潭龙瀑。即使有些瀑布难以见到,亦有用龙取名的:如大宁江小三峡中的白龙过江等等。有些瀑布并未以龙命名,但其下之潭仍有龙潭之名,如庐山土家坡双瀑之下的碧龙潭等等。从上述数例中可以看出:龙与瀑、潭的关系是甚为密切的。
瀑布作为一个旅游景观,历代文人墨客不断前去观赏,触景生情,他们留下了不少诗文、题刻,这些名家题刻,保存至今,不仅是瀑布人文旅游景观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这些摩崖石刻在名山之中,尤为多见如庐山香炉峰开先瀑布下面的青玉峡和龙潭附近,三面陡崖,崖壁上名人题刻甚多:有宋代著名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莆的亲笔题书“第一li--j”和“青玉峡”几字,以及其他名家所题的“龙虎”、“洗心”、“风泉云壑”、“直泻银河”、“星汉分流”等等多处石刻,它们为开先瀑布增添了许多幽雅情趣。其它名山如南岳衡山水帘洞瀑布旁有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亲笔所书的“南岳第一泉”、清代李元度手书“夏雪晴雷”以及“天下第一泉”等题刻多处。
有些瀑布至今留下一些古迹,这些古迹并没有像摩崖石刻那样清晰确凿,但因与古代名人有所关联,而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如庐山南玉帘泉瀑布之下的一处石洞,相传曾是晋朝大书法家土羲之读书习字的地方,并且在洞壁上题写一个遒劲有力的“蔫”字;洞外的清溪碧潭中,土羲之曾放养了许多鹅,今天就称之为养鹅池。又如黄果树瀑布群中的关脚瀑布,瀑布旁边崖上有孟获潭,瀑布下一个潭称孔明塘,相传这里曾是1700多年前,蜀国压相诸葛孔明七擒七纵南蛮土孟获的地方,至今在崖顶仍有古奎、屋基、墙院、水井。
至于有些所谓古迹,纯属子虚鸟有,但游人有时对此仍乐于去观赏一番;大概仅仅是出于慕名而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要算连云港市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了。所谓水帘洞,平时根本无水,大雨时亦大概难成“水帘”;所谓洞,也只不过是一块岩石下的一个裂缝,长不过10米,深不及2米,高不到4米,似难以称其为“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水帘洞”,因为据说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构思齐天大圣孙悟空所居的水帘洞原型而声名大震,游人亦络绎不绝,慕名前来。当然,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谓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水帘洞在我国有多处,如武夷山、神农架、衡山、黄果树等等地方,均有水帘洞景观,但就声名来说,似乎要以连云港花果山的水帘洞最为著名,然就景观而言,似乎连云港花果山的水帘洞似乎要列倒数第一了!
在黄果树瀑布群中,有一处飞流直落北ii‘江的花江瀑布,它又称妈妈岩瀑布。因其上面有一山崖,山崖陡壁上有着原始人的岩壁画,画中的人、动物等形神奇特、古朴,现在是当地一处重点保护文物,即花江崖壁画。其下侧之花江瀑布,由水田旁一条清溪,从花江(北ii‘江)高达数百米的峡谷陡崖上跌落,形成十分壮观的画面。
作为瀑布人文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瀑布附近的建筑景观,是不能不提及的。各地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不一样的,建筑艺术景观可为广大游人带来新的乐趣和知识。这里以黄果树爆布群附近的石屋建筑艺术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黄果树瀑布群主要集中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而游人一到镇宁县境内,便可看到一种其它地方较为罕见的民居建筑一一石屋或称石头房子,镇宁县城就是一个著名的石头镇,天生桥瀑布附近的石头寨,亦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石头村寨。石头房子的出现,与当地石料丰富有关。一般的石屋建筑,其院墙由块状碳酸盐岩石砌叠而成,岩石层较厚,堆叠起来的墙较牢固;石屋的瓦则是由薄层灰岩构成,其厚度只有一、二厘米,面积大小不一,大者可有半个平方米左右,这样层层叠盖,便成屋顶。石屋之优点大概是造价低廉,冬暖夏凉,隔音较好,但缺点亦显而易见,采光不佳,强度较差。从建筑景观上讲,石屋建筑是颇具特色的。游人一进石头村寨,宛若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城堡。一堵堵石墙,一层层石阶、一排排石房以及迷宫般纵横交错的小巷,别有情趣。这里不仅房屋由石头构成,就连很多口常生活用品亦均由石头组成:如石凳、石磨、石钵、石槽、石缸、石难……,石屋门框梁柱上,往往还有龙凤双飞、草木树石等石雕。石头村寨旁也往往有石桥、石碑、石庙、石墓、石坊等其它石头建筑。若从石头村寨之外看石头寨,则石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在构图上显得变化有致,十分美观。到过镇宁的人大概很难会忘记这里的石屋景观:从城边的环翠山庄上俯视石头镇,只见石屋鳞次柿比,石径弯弯曲曲,构成一幅奇特而美丽的图画。
作为瀑布的人文旅游景观,还应当包括瀑布旅游区内居民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以及土特产品等等。
仍以黄果树瀑布群旅游区为例吧。当地的布依族苗族居民的服饰、饮食、婚恋、家庭、节口、宗教等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这里仅以布依族中特有的一种恋爱方式一一
“赶表”,来简述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到过布依族村寨的人有时会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条大路的两旁,一边站的是男青年,另一边站的是女青年,有些“中间人”时常穿梭在两边之间,这种情形,就是布依族男女青年的公开社交活动,确切地讲即相当于汉族的谈恋爱。参加“赶表”的人,可以是未婚青年,甚至有些年纪很小、来凑热闹的十几岁小娃,亦可以是已婚青年。“赶表”活动中的男青年叫“浪哨”,而女青年则被称作为“浪卯”,布依族共称及女青年自己称呼为“估场”(即玩耍的意思),那穿梭于男女青年之间的“中间人”称为“银雀”(相当于媒婆)。
“赶表,大多安排在每周一次的赶场(集市贸易)之后,此时斜阳渐渐西下,男女青年各立两旁。如果某个男青年相中了一个姑娘,他可通过“银雀”向姑娘传递信息。那么,如何知道谁是“银雀”呢?其实即使外乡人至此,只要仔细观察一番,便会看出一些手拿雨伞或臂上挂个花包的人,总是非常活跃地走来走去,他们大多为女青年,时而在男青年面前指指点点,时而又来到女青年耳边细语一番,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银雀”。有的“银雀”还善唱歌,她来到女青年面前时,往往会先唱上这样一首:
我替兄弟传情意,这块蓝靛送给你。
他望这蓝靛染出色,他盼这蓝靛染出光。
姑娘要是同意,便看看“银雀”所指着的那个小伙子,然后便与他一起双双离开人群。来到僻巷或田野、树林等人少昏暗之处。双方起先是背对背地远离二、三米,叽哩咕噜地对唱起来,唱些什么呢?无非是你今年几岁啦、家里几口人啦,几头猪羊啦之类的话,当双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开始面对面地靠近了一些,这时候唱的大概是互吐爱慕之情的情歌了。
男女青年通过“赶表”活动来谈情说爱,是最常见的事。“赶表”活动对已婚青年来说,有时仅仅是为了来显示一下自己唱歌才能的,有时则是来诉说自己婚姻的不满和悲剧的。因此,在“赶表”活动中,除对唱情歌外,还有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歌的。
另外,作为民间艺术,地戏和蜡染是当地的另外一类风情人文旅游资源,而布依布、布依纳锦、讫佬泡木筒、镇宁**糖、黄果树窖酒等上特产品,亦是深受游人喜爱购买的旅游纪念品。</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