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TXT下载>>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 第51节 中国传媒走势(1)TXT下载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 第51节 中国传媒走势(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崔恩卿

        9月21日14点人民网现场直播崔社长答网友17个问题(摘要)

        [崔社]: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我今天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一个很美好的下午,我们一块聊聊天,大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可以各抒己见,谢谢各位!

        报业发展历经四阶段

        [网友l:崔社长,您怎么么看待中国传媒业的走势。

        [崔社]:中国传媒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应该算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观在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是从建国到1979年的30年,这是传铣办报时期,是计划经济形态下传统的报业模式。

        进入了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提出,我们的报业也进入一个新的状态,用十年的时间孕育,中国报业开始进入改革时代。

        90年代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管这个时期叫报业转型期:90年代开始出现了报业经济和报业市场,所以,这是很重大的变化。

        进入2000年,中国报业进入了第四阶段,应该是发展阶段。

        我理解中国报业的发展期大概经历了这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特征是卖方市场,报纸的主要的特征是宣传、教育,传递信息有以宣传教育为主。

        第二阶段孕育期,是80年代孕育着改革。进入报业的转型期。

        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国的报纸刚刚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单一的宣传、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双向的信息传递的内容。这是报业转型期很重要要的特征——信息传递,这个特征我们叫市场化。这个时期为什么叫报业转型期?因为这个时期,我们报业的主体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无论是党报系统、青年报刊界系统还是以都市报命名兴起的报业群体,还不能代表中国报业的主流。90年代中国报业市场形态的基本特征,应该说是边缘报纸闯市场,主流媒体守旧营,就是说边缘的报纸开始了市场化。这个时期我们的党的机关报大多数还是基本保留原来的办报模式和它的操作运营手段。

        进入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了发展期,可以说是进入了第四阶段。进入发展期有几个依据,都市报纸应该以主流资讯服务于主流人群,原先的机关报应该走进市场,使自己能够贴近市场,这是21世纪的一个基本特征。即都市报纸主流化,主流报纸市场化。

        这种发展和90年代不一样,90年代基本是—种自发的形式,随着形势的需要开始生长,但是21世纪报纸要实现“三贴近”,这要求我们的党报应该进入市场,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这是对报纸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出路,党报改革的方向。

        比如说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效益是报纸的前提,经济效益是报纸的结果,所以,报纸必须以经济效益来支持社会效益,又要以社会效益去赢得经济效益。两个效益是—个统一体,所以,统一的观念非常重要。

        比如说报纸要进入资本市场,李长春同志在讲到《北京青年报》的时候明确指出,像《北京青年报》这样的报纸可以上市,这就为报纸的市场化,为报业的资本运营指明了方向。

        所以,我理解,中国的报纸和报业要做到一、二、三。一就是报业可以资本化,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运营。二就是两个效益统一。三就是报纸要“三贴近”。这三个方向,我理解应该是都市报纸主流化和主流媒体市场化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个人理解中国报业的基本走势。

        信报丰富市民生活

        [网友]:您好,崔社长,您怎样评价信报在北京报业中的地位?

        [崔社]:我觉得首先应该从《信报》的创刊和发展来看《信报》是2000年10月9日创刊,到今年国庆节正好是四周年。《信报》在创刊时,市场化的报纸基本有三家《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和《北京晨报》,当时的北京报业市场竞争不激烈,这个时候是《信报》进人市场的最后时机。四年来北京市场已经开蛤发育成熟,今天北京报业市场上除了大的党报、行业报之外,市场化的报纸有六七家。如何评价《信报》在这几个报纸中的地位?我想应该这样说,《北京娱乐信报》为北京的报业市场又增加一个信息传递的工具。—个为大众服务的工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评价。

        如果讲报业的竞争,由于《信报》的发展,使得北京报业的竞争开始形成—个竞争的局面,这种竞争的局面,客观上会提高北京的办报水平,会提高编采人员的水平,会提高传媒对百姓的服务水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使得北京的信息传递更加开放、更加快捷,这是址第二。

        第三,如果从广告市场上来讲,《信报》的发展为广告业主提供了新的广告媒体,新的广告宣传的渠道。这对推动北京市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四,如果说现代媒体除了新闻之外,又能增加了服务、生活消费指导的功能,那有了《北京娱乐信报》的加盟,会使得北京市民的生产、生活服务更加充实。

        这就是《信报》所起的作用。

        讲到《信报》在报业中的地位,可能会讲到《信报》现在的状况。我自己的判断是在《京华时报》出来之后,《信报》和《京华时报》应该成为北京在早报市场上的两匹黑马,这是我两年前的判断。此后《新京报》创刊,我当时记得讲过这样几句话,在最近几年,北京报业市场的基本形式仍然是《北青》、《北晚》领先,《信报》、《京华》比肩,这是两句基本的判断;在最近的几年,《北青》、《北晚》,为北京市场化报纸的第一方阵,《信报》和《京华》在第二方阵。《新京报》,我讲的是京报标新.扬名京城,它确实给北京报业市场带来新的气象。比如说它的大手笔,它的深度报道,它的大信息量,以及它的言论都是新的气象,都会影响北京的报业。现在有又有了《法制晚报》的创刊,《法制晚报》会借助《北京青年报》的影响力,再加上来自《北京青年报》的办报人员的能力,《法制晚报》也会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但是,在今年、明年,《法制晚报》和《新京报》等等,可能还会在第三梯队里面徘徊。这可能就是《北京娱乐信报》在报业中的地位。

        至于《北京娱乐信报》现在的日子,我也可以说几个数字,说几个情况。首先,《北京娱乐信报》的质量稳定上升,北京读者反馈良好,它的影响力已经全面覆盖北京;其次,《信报》的发行量自8月i日以来是—种“井喷”的形态,现在已经全面覆盖北京市,包括郊区;第三,《北京娱乐信报》的广告市场良好,9月份的广告刊出额预计会突破1个亿,9月份当月会产生良好的利润;第四,《北京娱乐信报》的凝聚力加强,现在正在大批量地招聘新人,为明年的《信报》发展做准备。这就是《北京娱乐信报》的现状。至于日子好不好过?热心人可以继续关注。</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小说《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 第51节 中国传媒走势(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