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 四、旧金山—伦敦—北平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夜。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和英美联军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在亚洲,中国艰苦地坚持了对日抗战,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占了明显的优势。这年秋天,便由中、美、英、苏四大国在华盛顿郊区乔治城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为发起建立联合国做准备工作。
1945年2月,雅尔塔苏、美、英首脑会议决定于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由美、英、苏、中四发起国于3月5日向已加入《联合国家宣言》的反法西斯国家发出了参加旧金山会议的邀请。
3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的代表团成员名单,包括顾问共11名,其中有中国的董必武。胡适也是代表团成员之一。①
4月25日,正当美苏两队在德国领土会师的这一天,胡适出席在旧金山开幕的创建联合国的会议。会议开了整整两个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召开全体会议,无保留地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第二天又在退伍军人纪念堂会议厅举行了签字仪式。然而胡适却借口反对极权政治,不同意《宪章》中五个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的规定,而没有在《宪章》上签字。
旧金山会议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突飞猛进。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随后英美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对日作战,6月22日美军攻克冲绳,并于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中民转入全国规模的对日大反攻,苏联也于8月8日对日宣战。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于是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之间在关于战后和平、民主问题上斗争复趋激烈。
胡适使美以来仍始终抱着立场,曾为国民党发动的皖南事变辩护,说“新四军之解散,为军纪上必需之举动”。②
1944年9月,美国赫尔利以罗斯福总统私人代表的名义来华调处“国共关系”。他与蒋介石一唱一和,提出要中国交出军队换取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的阴谋计划,抵制和反对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又接连三次电邀主席去重庆举行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当时任驻华大使的赫尔利也为此专程飞到延安。
胡适自然也十分关注“国共关系”。③ 旧金山会议期间,他曾与董必武讨论战后政治问题,也劝放弃武力,从事“和平奋斗”,遭到董必武的驳斥。8月24日,胡适又致电,电文云:
润之先生:
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
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18年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廿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销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生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国工党50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心毅力,将来和平发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
以上为与董君谈话要旨,今托王雪艇兄代为转告,用供考虑。
胡适,八月二十四。④
当时,中国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决定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8月28日飞抵重庆后,便收到由王世杰面呈的胡适这个电报。重庆谈判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正是胡适电报所说的“武力”问题。在谈判中,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坚决拒绝国民党要交出军队和政权的无理要求,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也作了一些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达成了《双十协定》。10月11日返回延安,于17日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其中谈到关于军队“武力”的问题,说:
国民党宣传说,就是争枪杆子。我们说,准备让步。我们先提出把我们的军队由现在的数目缩编成48个师。国民党的军队是263个师,我们占六分之一。后来我们又提出缩编到43个师,占七分之一。……这样一来,他们无话可说,一切谣言都破产了。是不是要把我们的枪交给他们呢?那也不是。交给他们,他们岂不又多了?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⑤
这是对蒋介石的答复,也可以说是对胡适电报的答复。
这时的胡适又成了文化教育界名声大噪的风云人物,人还没回国,舆论却造得很响了。8月30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电告胡适,拟请他出席将在伦敦召开的世界教育会议(即后来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9月,国民党政府任命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返国就任前由傅斯年暂行代理。9月13日,蒋介石致电胡适希望他“早日回国主持校务,并图良晤”。10月10日,国民政府明令颁给胡适胜利勋章一座。11月1日至16日,胡适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在伦敦出席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⑥ 参与制定了该组织的宪章。会议期间,他曾提议于1949年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周年,并往牛津大学接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直到1946年6月5日胡适才由美启程返国,在海上航行30天,于7月5日抵达上海。他在南京、上海勾留20余日,会见了许多朋友、政客和名流,京沪两地住所都积有两寸厚的名片。他月底才到北平,住进东厂胡同1号一所十分阔绰的宅院里。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1946年回国(左一为傅斯年)
胡适回国的这段时间,蒋介石正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破坏停战协定,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部署并发动全面内战。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又被推进了战争的深渊。国民党政府又在全国加强法西斯特务统治,镇压爱国民主运动。就在胡适回抵国门十天之内,知识界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二位先生在昆明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一般有良心的人都感到失望苦闷乃至忿怒,盖原意中事”。⑦
而胡适却与“一般有良心的人”都不同。7月20日,他在上海文化教育界名流举行的欢迎茶会上还劝人不要悲观,说:
我们文化界、教育界,应当在这五年十年之间咬紧牙关,尽力挽救和改善目前的局面。如果我们自己先就悲观,觉得世事不可为,那末国事真更将令人悲观,令人觉得不可为了。⑧
如果说这是胡适的“乐观主义”,那么,他在北平对记者谈话时竟宣称“中国民主有了进步”,⑨ 这样颠倒的“乐观”不迹近阿世吗?
10月10日,北京大学举行复员复校后的开学典礼。胡适以校长身份首次对全校员生讲话,便抬出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的两句话“善未易明,理未易察”要大家深剩他提倡所谓“独立的研究”,要大家“不盲从,不受欺骗,不用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用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用别人的头脑当自己的头脑”。⑩ 可以说这便是胡适给“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加的注脚,并无甚么深意。而当内战硝烟弥漫、青年学生向往民主自由进步、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广泛开展的时候,胡校长却反复申说这些人所共知的道理,用意还不明白吗?
1946年就任北大校长时的胡适(时年55岁)
-------------------------------------------------------
①中国代表团成员除董必武、胡适外,还有宋子文(团长)、顾维钧(副团长)、王宠惠、魏道明、吴贻芳、李璜、张君劢、胡霖、顾问施肇基。
②胡适1941年2月在纽约的演说。曾载2月8日重庆《大公报》。
③参看胡适1944年12月8日日记,见《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下册,第605页。
④胡适致电曾载1945年9月2日重庆《大公报》。又附见胡适致王世杰(电稿),《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1版,下册,第26至27页。
⑤《关于重庆谈判》,《选集》4卷横排合订本,第1106~1107页。
⑥中国代表团成员共五人,其他四人是赵元任、罗家伦、程天放、李书华。
⑦周炳琳1946年7月9日致胡适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逊,下册,第112页。
⑧胡适在上海文教界欢迎会上的讲辞,载7月21日《申报》;又载南京《教育通讯》复刊第1卷第11期。
⑨见1946年7月30日北平《华北日报》。
⑩见1946年10月11日天津《大公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