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遇见觉知的自己TXT下载>>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TXT下载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

        后来得知,她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再后来就没有了她的消息。但不管怎么说,有那种“对悲观命运的认同”,她的生活,怕很难超越她所能预想的模式。而在那种如此卑微的模式中,一个连自己的生命活力都感觉不到的人,她的在哪里?她哪有可释放啊。

        相反,每一个有的人,都是有生命活力的人。他可以没有大学文凭,他可以没念过什么书,他甚至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他有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他时时感受到他生命的律动,他还能从他生命的律动中听到生命对他的呼唤。

        这就是为什么,“草根”也能成功了,草根也能出彩了,草根也能自我实现了,草根也能在没有学历、没有证书的简单中与这“后”那“后”、这“家”那“家”同台共舞,同打擂台了。

        可不要小看草根哟,就像动物比现代人更能直觉自然一样;草根因着没有掉书袋的禁锢,他们往往比某些文化人更接近于生命本质的律动和感觉。

        然而呼唤仍有两种,因着认同的不同,世界上的人,大抵可分为两大呼唤群,一是呼唤建设,一是呼唤破坏。呼唤破坏的人,他初始的认同是仇恨;呼唤建设的人,他初始的认同是热爱。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世界上就两种人有智慧了,一是伟人,一是犯人。此话当然有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如果你接触过犯人,了解过犯人的犯罪动机,你就会发现,他们当中有些人开始的动机与伟人并无差别,他们也认为自己有使命,他们也认为自己是上天派来的人,他们也认为对他人负有责任,可就因为他们早年的认同有所偏差,他们想法的种子落在了暗处,他们动机的种子落在了仇恨,他们行动的脚跟也定在了破坏。

        读到这里,也许你就要问了,刚才你讲的那个被的女孩,她并没有破坏谁呀,她已经那么可怜了,她还能破坏谁呢?

        非子来告诉你,她破坏的是她自己,一旦她认同了她的可怜,她一定不可能对自己有建设,她有的一定是对自己的破坏。首先,她自我可怜的意识会让她自哀自怜,自怜的结果会让她更加悲观,一个悲观的人通常不大会主动去找朋友而朋友也不大愿意接受她。接下来就因为周围人对她的冷落,她便一再加深了对自己的自怜。再往后,即使她碰上一个爱她的人,她也不大会与那人正常相处,因为她在暗处待得太久,突然遇见一个好人,就好像忽然从夜路上瞥见了光明,她对那人的期待会让那人格外紧张,她也会为自己的敏感一再自惭。久而久之,她的敏感会伤害爱她的人,她也会为自己的纠结一再悔恨;进一步,如果爱她的人不甚仁慈,那人的不敬或出格又会给她更大的伤害。

        这样她就陷入一种无形的恶性循环:一个破坏自己的人,他一定会因着自身的破坏而造成对他人的破坏,且破坏的律动循环往复,破坏的力度也愈演愈烈。刚好应了那句话:被伤害了的自尊心再去伤害别人,是世界上最惨的事。

        实际上,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孩,即使她对别人再有“破坏”,对世界来说,她的破坏也无伤大雅;坏就坏在,世界上还真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他们根植于意念力的破坏足以毁灭世界。

        让我们来看希特勒。

        2.认同侵略者——仇恨——破坏——魔鬼的噩梦

        儿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孩子从来不听你怎么说,孩子看你怎么做。因为实际上,引导孩子的行为并非父母的语言,而是父母的行动。孩子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父母的,而不是语言,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小孩子,在他那无意识的感觉里,语言的权威远抵不过行动。这是因为父母在郑重场合使用语言时,多半都是在训诫孩子,而语言训诫对孩子就像一本天书,晦涩难懂;加上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往往失去理智,情绪激动,这种情况下的语言训诫对孩子就更不起作用了,非但没有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遇见觉知的自己,小说《遇见觉知的自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