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遇见觉知的自己TXT下载>>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6)TXT下载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6)

        结果,积极的暗示让你梦想成真,消极的暗示让你美梦难成。这就是心理学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的:正确的梦导致正确的人生;错误的梦导致错误的人生;没有梦,就没有人生。

        于是,让自己做梦,就是今天的心理学要教给人们的自觉的能动。而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这种自发的能动又一再通过真实的梦境证实了人们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它们被你心目中所保持的“心理图像”吸引而来,它们就是你所想的,不管你心里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这个秘密,这个法则,在艺术家和科学家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先看歌德:歌德在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时曾得到过他的一个同学为恋爱自杀的消息,就在那一刻,他突然看见一道流光在眼前闪过,接下来他就完成了他的小说。他在两周内把稿子一气呵成,写完后再复读一遍,自己都觉得诧异,他说:“这部小册子就像是一个患上了睡眠症的人在无意识之中写成的。”

        翻开《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年歌德钟爱夏绿蒂,在痛苦中蒙念自杀的经历。实际上,这本书的构思在歌德的潜意识里酝酿了很久,他同学的自杀和他自己的经历十分相似,正是这个相似点成了歌德需要的导火索,进而自然地把潜伏在歌德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感情一齐引发了出来。

        再看瓦格纳:音乐家瓦格纳在他的《自传》中说,他在创作莱茵河的三部曲时,一个开场调一直出不来,一次他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安眠。一天午后,他倦极微睡,睡梦中他感觉自己沉到了激流里,澎湃的激流声犹如一种乐调,醒来后的瓦格纳迅速记下梦中的乐调,不久瓦格纳三部曲的开场调就在他梦中的激流声里诞生了。

        作曲家塔季尼的创作就更神了:他在梦里把自己的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来演奏,令他惊奇的是,魔鬼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塔季尼醒来以后立刻记下了梦中的乐曲,这就是人们后来经常演奏的《魔鬼之歌》。

        英国社会学家罗素说:“当我著书的时候,我几乎每夜都梦见书的内容,我不知道那是新思想的产生还是旧思想的新生,我常常梦见整页整页的书,并在梦中诵读它们。”

        为此,剑桥大学的教授对一些科学家的工作习惯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中发现,有70%的科学家承认,他们确实从梦中得到了帮助。幻梦的作用是如此奇妙,难怪科学家们会风趣地说:“先生们,让我们带着要解决的问题睡大觉去吧!”

        读到这里,您可能就要问了,这些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睡梦中出现的那些想象不完全是无意识的吧?又或者,那些梦境跟他们白天的想法有关联,甚至受到他们本人的支配吧?

        您猜对了。已有研究表明,对人来说,尽管是做梦,梦中的想象并不是自由的空想,它们是有“来处”的,具体到艺术家和科学家,梦境之所以能带来创造性灵感,与创造者本人“有准备的头脑”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他们梦中的奇迹,恰好是他们“理性的头脑”长期努力的结果。

        而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幻的作用,也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再证明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吸引和互动:

        首先,心理学测验表明,人的梦十有出现在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脑电波与清醒时的脑电图颇为相似。也因此,“日有所思”,才能“夜有所梦”,即白天思考所造成的优势兴奋中心或强或弱地制约着晚上做梦的内容。心理学家猜测,此阶段实际上是对大脑接收的信息进行回顾、整理、淘汰和选择,它甚至还能召回人在意识中已经遗忘的东西。</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遇见觉知的自己,小说《遇见觉知的自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