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一章 彼消此长的攻防(下)(2)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一章 彼消此长的攻防(下)(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一章彼消此长的攻防(下)(2)

        预防是曾国藩防守艺术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最典型的莫过于1860年秋天之祁门保卫战。5月,他从搜获的陈玉成的公文中了解到,金陵拟“派杨辅清、李世贤、李秀成等,直取苏、常,再攻徽、浙,以窜江西。又拟派贼目吴如孝、张乐行,由定远、寿、颍、六、霍,以窜湖北,两路大举”。加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他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太平军可能在9月、10月大举进攻皖北、皖南、江西。因此“急须先事预防”。他说:“我军挟全力以进攻,不患贼之逼我前,而患贼之抄我后,故须广布局势,稳立脚跟。”针对这种情况,曾国藩冒天下之大不韪,拒绝了咸丰要求他率兵即刻奔赴下游救援的命令,积极做好防范措施,调集远在湖南、广西的左宗棠、李元度、张运兰、蒋益澧、以及在四川休假的鲍超赶回江西。各军基本到位后已是萧萧十月。这时,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果然率众由南路而来,兵至祁门周围;陈玉成率领援兵由江北滚滚而来,兵至皖鄂交界处,以及安庆周围的菱湖,设九垒以图解安庆之围。这次太平军有备而来,战事非常激烈,祁门差点被攻陷。当时太平军一支军队距离祁门曾国藩大营只有十几里路,曾国藩已经写好遗书;由于得到湘军在其他地方进攻的情报,太平军急忙撤离而去。若是没有曾国藩的预防之计,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其结果很难想象。

        攻防结合的艺术

        曾国藩领导军队开展战争,注重攻防结合的艺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两者结合,天衣无缝,效果显著。

        寓进攻于防守,以静制动,以堵为剿,是曾国藩攻防指挥艺术的一大特点。1865年,曾国藩受命北征捻军。他对捻军的作战特点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发现捻军主要特点是运动,在运动中寻机歼灭官军,具体特点为 “四长三短”。他分析认为:

        此贼故智,有时疾驰狂奔,日行百馀里,连数日不少停歇;有时盘于百馀里之内,如蚁旋磨,忽左忽右。贼中相传铋块日:“多打几个圈圈,官兵之追者自疲矣。”僧王曹县之败,系贼以打圈圈之法疲之也。吾观捻之长技约有四端:一曰步贼长竿,于枪子如雨之中冒烟冲进;二曰马贼周围包裹速而且匀;三曰善战而不轻试其锋,必待官兵找他,他不先找官兵,得粤匪初起之诀;四曰行走剽疾,时而数日千里,时而旋磨打圈。捻之短处亦有三端:一曰全无火器,不善攻坚,只要官吏能守城池,乡民能守堡寨,贼即无粮可掳;二曰夜不扎营,散住村庄,若得善偷营者乘夜劫之,胁从者最易逃溃;三曰辎重妇女骡驴极多,若善战者与之相持而别出奇兵袭其辎重,必大受创。

        僧格林沁不懂得捻军运动战的特点,一味地尾追,数省转战,师劳力疲。最后在1865年3月跟踪到汶上袁路口时,被捻军一战击溃,僧格林沁被杀。针对捻军的特点,曾国藩采取“城防”、“河防”、“圩防”等多种形式,以静制动,以堵为剿,开展对捻军的打击。

        所谓城防,是指正规军驻扎在“四省十三府州之地”,以逸待劳,等待捻军上门,一地发生战事,其他三地增援。四省即齐、豫、皖、苏,十三府即山东的兖、沂、曹、济,河南的归、陈,江苏的淮、徐、海,安徽的庐、凤、颍、泗。这十几个州郡是捻军经常出没的地方,重点防守这些地方,可以说是扼住了捻军的七寸。“非专力于捻匪最熟之十二府州,不足以弭流寇之祸”。“此贼已成流寇,飘忽靡常,宜各练有定之兵,乃足以制无定之贼。”

        所谓“河防”,就是责任分工制,以黄河为重点,分省防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各有防守地段。他认为“河防之策,自为目前第一要义”。这个措施的好处在于,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减轻了中央军的压力,让中央军能够致力于城防策略,解决了多年以来剿捻军队追南逐北,一会儿渡河北上,一会儿渡河南下,疲于奔命的不利局面。

        所谓“圩防”,就是对村一级地方施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他将当地人分为坚决支持捻军的顽固派、被迫投捻者、没有参加捻军的人三个类别,分别对待。要求胁从者主动脱离捻军,重点打击顽固派。这一招果然奏效,捻军很快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成了没有根基的脱缰野马,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活动空间越来越窄,最后被锁定在极小的活动区域之内。

        找到进攻的立足点,充分做好防守准备,包括粮草供应、阻击与打败敌人的包抄、提供支援部队等等,是曾国藩攻防结合艺术又一特点。1862年,湘军推进到庐州、无为、漕运,芜湖;收复江西全省,皖南推进到泾县、太平等地。根据这一形势,曾国藩着手谋划浙江。谋划浙江,他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切入点的问题。他认为:

        综计全浙,惟衢州一府可以图存。然欲保衢州,必先守定江西广信、玉山,而后有运粮之路。欲复杭省,必由徽州以攻严州,而后有进兵之路。是图浙之道,守衢与攻严二者并重,缺一不可也。

        衢州、严州位于浙江的西部,与皖南、赣东交界,是湘军由西往东进攻浙江的必经之途。稳定了这两个地方,图谋浙江全省才有机可乘。曾国藩在具体谋划上,设置玉山转运局,为衢州守兵准备足够的粮草、后勤供应,以坚定守军的信心;要求左宗棠一军肃清歙县、婺源、开化、遂安一带的敌人,防止太平军深入腹地;急调蒋益澧参战,弥补左军兵力不足问题。一切准备就绪后,左军由华埠规复严州、进攻金华、绍兴、最后达到杭州,充分说明了曾国藩策略的正确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一章 彼消此长的攻防(下)(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