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四章 卓有成效的激励术(4)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四章 卓有成效的激励术(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四章卓有成效的激励术(4)

        领导兼老师,甚至于兼父兄,数职合于一身。那么怎样去教育追随者呢?主要有五个方法:

        勗之以学,教之以身,诫之以言,试之以文,考之以事,诱掖如父兄,董督如严师,数者缺一不,乃不虚设此局。仆坐言辞钝拙,不善训迪属吏,常用为愧。若阁下能殷勤教训良吏,则旧怨尤可全消,而亦足补鄙人所不逮也。

        这是曾国藩教导丁日昌怎么教育下级的办法,他所说的教育方法,我认为是很有价值与意义的。

        勗之以学,曾国藩最典型的做法是将军队变作一所学校,带领有知识的下级军官给士兵讲课,一边书声琅琅,一边炮声隆隆。领导者之间,也常常探讨学习之法,学习之效,使得湘军成为一支学习型军队。

        教之以身,是领导者以身作则。曾国藩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认为一二人既可以起到转移风俗、形成正气好学的良好风尚。他在《告直隶士子》与《原才》一文中,以及其他地方对这个问题都有论述。《原才》一文如下: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时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很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湘军之所以成为湘军,也正是由于曾国藩、罗泽南等少数人率先倡导而形成良好的风气,因此而建立了巨大的功劳。晚清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也是由少数人倡导而成。良好的风气能不能形成,关键看老师的水平如何。他十分重视老师的学习,要求领导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他说:

        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西蓋又。连环相生,故善端趣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学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念吾忝窃高位,剧寇方张,大难莫平,惟有就吾之所见多教数人,因取人之所长还攻吾之所短,或者鼓荡斯世之善机,因以换回土地之生机乎!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教学互长”,领导者将自己的德、自己的善教给别人,也从别人那里学习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相互提高的作用。

        诫之以言,就是对追随者诲人不倦。在这方面,曾国藩可以说是“喋喋不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人的机会。他教育的内容也很广,包括如何做人、如何打仗、如何学习、如何做官等等,教育追随者如何做到“公”、“明”、“勤”、“廉”,如何爱护下级、爱护百姓。陈国瑞是人品极差的一名将军,据曾国藩调查,陈所过地方,70%说他恶劣。对于这样一个人,曾国藩也没有放弃教育。他曾经写过一个长篇批文教导他,这里抄摘部分:

        今为该镇痛下针砭,告诫三事:一曰不扰民,二曰不私斗,三曰不梗令。

        凡设官所以养民,用兵所以卫民。官吏不爱民,是名蠹也;兵将不爱民,是民贼也。……就一家比之,皇上譬如父母,带兵大员譬如管事之子,百姓譬如幼孩,州县譬如抱幼孩之仆媪。若日日鞭挞仆媪,何以保幼孩,何以慰父母乎?闻该镇亦无仇视斯民之心,但素好苛派州县,州县转而派民;又好凌虐弁兵,弁兵转而虐民,焉得不怨声载道?自今以后,当痛戒之。昔杨素百战百胜,官至宰相;朱温百战百胜,位至天子。然二人皆惨杀军土,残害百姓,千古骂之如猪如犬。关帝、岳王,争城夺地之功甚少,然二人皆忠主爱民,千古敬之如天如神。该镇以此为法,以彼为戒,念念不忘百姓,必有鬼神祐助。此不扰民之说也。

        至于私相斗争,乃匹夫之小忿,岂有大将而屑为之?……该镇若再图私斗以泄此忿,则祸在一身而患在大局;若图立大功,成大名,以雪此耻,则弱在一时,而强在千秋。昔韩信受胯下之辱,厥后功成身贵,召辱己者而官之,是豪杰之举动也。郭汾阳之祖坟被人发掘,引咎自责,而不追究,是名臣之度量也。该镇受软禁之辱,远不如胯下及掘坟之甚,宜效韩公、郭公之所为,坦然置之,不特不报复铭营,并且约束部下,以后永远不与他营私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四章 卓有成效的激励术(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