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八章 高远浩大的胸襟术(2)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八章 高远浩大的胸襟术(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高远浩大的胸襟术(2)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于天地之完人。

        内圣,就是圣明,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文章才华;外王,就是建功立业,就是指一个人一生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曾国藩强调,一个人要立志。只有立志高远,才不至于流于一般。他教导子弟,要求做到“三有”:有志、有识、有恒。

        随着职务的提升,特别是升任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曾国藩开始关注治国问题,研究社会现实,其理想得到升华,由一般性的理想转向务实,转向挽救世风。这是他理想的一变。

        曾国藩认为:“大抵事机之转,其始赖一二人者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而其后人亦为之和,天亦为之应。”意思是说,要改变社会风气,办成某一件大事,需要一二个有识之士发轫,之后才有人跟着应和,最后形成新的风尚。清王朝到了咸丰初年,可以说是“五毒俱全”,“病入膏肓”,几乎无药可救了。朝廷上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和同、阿谀氛围,假话、套话、官话连篇;办事敷衍颟顸,衙门习气严重。改变这种风气,关键要从皇上开始。所以他大胆呈上了著名的《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在这篇疏里,他重点讲了琐碎、文饰、骄矜三种风气,强烈要求咸丰帝预防。咸丰登基不久,哪有那么多不好习气呢?因此说是“预防”,既为预防,有些话,就会说得过头。他在这篇疏里,对咸丰的所作所为,大大的批评、指摘了一番,比如批评咸丰行政失误达13处,提醒咸丰好读古书会产生“尚文饰”的陋习,等等。著名作家唐浩明认为,曾国藩此疏有五大出格,主要是指责过头、小题大做、借题发怒、越职代言、词锋峻利,是很恰当的。但是既然是言事,既然是预防,当然要把话说得严重一点。

        上这样的疏,是很危险的,但是曾国藩业已“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他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世风,其他个人得失都置之不理。他说:

        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馀意也。

        他将正风气作为自己的理想与工作的入手点。但是社会风气的形成,特别是朝廷上下、地方官府、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清朝官僚作风、世风的形成从康熙以来就逐渐滋长、蔓延,终于长成痼疾,不可医治。其成形过程大致为:康熙末期,吏治松弛;乾隆、嘉庆时候,崇尚才华,读书人好高骛远;道光采取镇静收敛的办法,以求改变浮夸的不良风气,造成了墨守成规的风尚,视胆小退缩为谨慎,视柔顺附和为恭敬。办理公务则退缩、琐屑;敷衍、颟顸。退缩,就是办事互相推诿,不愿多做一点事,动不动就请旨,把烦恼推给朝廷,生怕自己承担责任;琐屑,就是斤斤计较,不识大体,眼睛只看细微末节而不顾全局;敷衍,就是只知道借改头换面应付眼前,而不管日后的长远利益;颟顸,就是指表面上装模作样,而内里的政务实际上一塌糊涂,给朝廷的奏章尽是粉饰太平的文字,并无一句触及要害的话。</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八章 高远浩大的胸襟术(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