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5)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长兄双肩担责任(5)

        一是亏空数额大,每都要摊派上千串。提建议的是几个人,一旦摊派就要牵涉到很多人,那时“仍是巧者强者少出而讨好于官之前,拙者弱者多出而不免受人之勒。穷乡殷实小户,必有怨声载道者矣。”结果会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引起社会怨恨。而且一旦这样做,后来的官也会照着样子做,那样的话,“若相援为例,来一官帮一官,吾邑自此无安息之日矣。”

        二是不符合国家用人的要求。乡绅的本意是想通过垫补财政亏空,促成朱县长的提拔。曾国藩认为这是不能做的。他说:“官之补缺皆有呆法,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抚藩不能稍为变动。”“若不轮到班,则虽帮垫亏空,通邑挽留,而格于成例,亦不可行。若已轮到班,则虽不垫亏空,亦自不能不补此缺。”按照惯例,即使偶然有特殊变通的情况,也要巡抚、总督打个专门的报告,否则不能做。特别是为了朱的提拔而帮助垫亏,曾国藩更是认为不可,“若以朱公之实授与否,全视乎亏空之能垫与否,恐亦不尽然也。”

        三是曾国藩认为官府的亏空不是做事情造成的,而是官吏贪腐造成的。他指出:

        县之亏,亏于官者半,亏于书吏者半,而民则无辜也。向来书吏之中饱,上则吃官,下则吃民。名为包征包解,其实当征之时,则以百姓为鱼肉而吞噬之;当解之时,则以官为雉媒而播弄之。官索钱粮于书吏之手,犹索食于虎狼之口。再四求之,而终不肯吐,所以积成巨亏,并非实欠在民,亦非官之侵蚀入己也。

        书吏是宋明清的一个传统特色。他们精通法律条文,善于处理各类矛盾,大小官员完全依赖他们处理事务;他们工资收入低,但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贪腐渠道众多,是官场贪腐的基础。他们上吃官,下吃民,中饱私囊,危害甚大。因此,曾国藩是万万不希望家里人参与摊派乡民,以做“厉民之举”的。他的父亲提出了一个改革旧的“包征包解”粮饷的建议,曾国藩认为是一个破除“从前之大陋风,实为官民两利,所不利者仅书吏耳”的好办法,他是赞成的,而且也希望他的弟弟曾国潢促成此事。可见曾国藩在管理家人不干预公事上还是有原则的,即有损声誉、有害百姓的事情不做,有利于官府、有利于百姓的事情还是可以做。

        曾国藩经常教导弟弟曾国潢,不要干预地方公事,要求他做一个好的乡绅。他弟弟帮助乡里人做好事,他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要求他“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做一个“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的人。曾国藩严格要求家人的这种做派,值得后人学习与效法,曾国藩能够在外面做稳官、做好官,与家庭人员的积极支持,在乡里安稳为民也是分不开的。倘若他们在家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恐怕清政府也不会放过曾氏一家。

        教育弟弟们成才

        长兄、长姐喜欢教育弟妹,父母喜欢教育子女,这和领导者喜欢教育下属是一致的。这其中所包含的领导力因素值得玩味与探讨。曾国藩有九兄妹,他排行老大,四个弟弟分别是国潢、国葆、国荃、国华,他又率先考取了进士,博得了功名,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辅助父亲教育弟弟们成才的助手与主要力量,而他也以此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任务。他说:

        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