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术: 拥抱阳光
拥抱阳光
致远的心灵。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斯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引。
当时阳光直直朝着我坐着的位置倾泻了下来,因为窗户是关闭的,风被密封的玻璃隔绝在外头,所以我恍惚听见风声,还看见街道上似乎有灰尘扬起的痕迹,行人在光线中的衣袂褶皱如波。我听见了风声。
在心的一隅潜移默化的风声。
我开始搜索与这副联有关的意象。诸如下联中的三坟,指的是《归藏易》、《连山易》、《易》;五典即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包括《易经》;八索牵扯到八卦相荡,九引涉及的河图、洛书之中的理数,其实也与《周易》有关。这是副清人袁子才贴在当年随园的对联,上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联想到闲坐小窗读《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的唐人诗,倒映衬了相得益彰之意,以出世之心,行无心之得,读书,读《易》,颇有雁过长空之致远,清风拂竹之淡然。
一个中午,我翻着一本《周易》,看着清朗的光线,像情人的手轻轻掠过美好的心情。书卷一页页翻过,阳光一寸寸移过。而眼前的光明豁然开朗,使一切纤毫毕现,而心终究不能安宁。前人有言:《易》,在性情面前,更多关注形而下的情,而往往忽略形而上之性空,斯语诚然。读《易》,倦余,终会想起一些人,于强求宁静之际更生波澜起伏之妄心。终不如,读佛经,使人于宁静之寂然,悄生世事如云的空无。
然而《易》终归是《易》,一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图腾由此衍生,其间鱼龙曼妙,儒释道峰峦迭起,在一座座文化的高峰颠顶,走笔龙蛇,以时间为宇,空间为宙,勾勒着人世间的既有面目;是否本来,若无《易》,华夏文化是否是另一番场景倒无从而知。
读着《易》,心便是一枚叶子,一叶扁舟。其间的过程,如在风中无着落,在水中无际崖。而在满目的苍然中,总有一片土地供回归;灯火的彼岸供守望。所有的不明白,已经写在寻找的路上,终归有晨昏的天光,静静守候在人们仰头的回首中。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些句子前陷入了沉思。所谓明极暗生,暗极明生。在光明与黑暗亘古以来的转化中,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刚面的物理世界,我们只能看到太阳的公转与地球自转造成的角度,形成明暗的现象;而在柔性、阴性的一面,宇宙万物,包括产生光、热、力物理世界的太阳、月亮,为何存在如斯动静运转的规律,使世界以我们两眼看到的形式出现,前人报以沉默。本来如此,何谓本来如此,所以易有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名凶吉。或如是,也妙,省缺无穷妄想心去攀缘,若证得明心见性,也不过如佛陀所言:止!止!吾法妙难思。
然则一部《易经》,由此跌宕起伏,乾坤八卦,而生六十四卦。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或承之黄老由无极,而太极生阴阳两仪,变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乃至无穷反复,偏成出入世间之势;儒者一事不知,儒之耻也,而明医理、命理、地理三理,定入世之态。凡于墨、法诸家,无不缘此而来。而后世传来之佛法,与中华文化水融,拓宽出世间一面,云散水流去,心空自寂然。
刚柔之道,昼夜之象也。眼前白昼的光明,一片片向外扩散,在光明极盛的顶点,有些事情必然发生。一泉月色,不同之人有不同的观感,或悲、或喜、或伤;纷扬的雪,贫富之人必有不同欣赏之境界。一切缘于心念波生,而在此之间,哪一样的情绪与境界是前后之前,高下之高,音声之音呢?倒生波澜。
光明与黑暗在向前无穷延伸的过程中,所谓时间空间的占有其实如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而在此过程中,哪个是无始之来的前、高?倒费一番周折。人为设定的结论,本来有积极与消极人生观念产生的起始。
但我却想,在本来面目上,必然有一种固定不变的起始,在阴阳中、刚柔里,分别是阳刚面起作用,虽然在它们无穷向前、向后推进、回转的过程中,一切进行的最终无分别。唯有此,宇宙乃至人生才有简易可知的把握,一切才可活泼地运转至今。
所以如《易》中之数理推演的联想,阳(奇)数,阴数(偶数),所谓12345或者1234,以此类推全部无穷尽以阳(奇)数或阴数(偶数)结尾的数。阳(奇)数总是在前,阴数(偶数)后手和上。虽然在全局上阴阳对峙,奇偶相对,相互无差别。在局部上,阴数(偶数)却永远落了后手。这些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便这样继续阐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高低相合、长短相较、音声相合,乃至由形而上之道,合推出行而下之用。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气呵成,所谓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世间种种姿态无不从此脱胎而出,即《周易》所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一部《周易》,一些简单的时光,一分寂寥的心情,看着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树叶的阳面脉络清晰,阴面沉潜寂然,心终是无分别的,胡乱地想着什么,身在闹世,得一分楚云出岫心,残阳拂水意,究竟难得,且不如就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斯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引”,静默再静默,任阳光哗然,光阴载沉载浮。
读《易》是人生美妙的一个过程,人生可长可短,其真谛就在于你如何去体会其中的境界。把心放平静一些,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看待当下的生活,那么阳光就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如约出现。所有的哲学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人如何活着,《易》也概莫能外,好好地活着,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读一些书,了解一些道理,抛弃掉那些急功近利的念头,我们会发现活得舒服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我们要勇敢地敞开怀抱,对等待敲门而入的阳光,说声,进来。
观心自照:度门神秀禅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此生停留在“有”,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是有的,因而未能触及“空”性。但禅亦是有目标可达,擦拭心灵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安静虽是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所以慧能六祖“顿”法直通般若实相殊胜,但神秀禅师的“渐”法却也开了通向自性的一个口子。他的人格与风格还是值得赞叹的。
“亚圣”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评论墨家“兼爱非攻”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唐代诗人孟郊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尽了世间的亲情。谁说过,善待我们的老人,爱护我们的孩子,就是民族精神的真正希望所在。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以“孝”道立国,在跨入21世纪时,面对风云变幻的改革开放,重提人间之“孝”,善莫大焉。每个人都有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自己;他们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他们是世间最温暖的名字。而对于我们来讲,关爱身边的老人,关爱身边的孩子,不仅仅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一种人间大爱的彰显。
第五章 何以喜乐我们的心
——亲情世界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间的大痛莫过于此。少年时的依恋,青年时的分别,在我们人生进入壮年时,他们相继撒手离开尘世,给我们的心灵造成多少难以言喻的创伤!我们只有一颗孝亲、感恩的心。曾几何时,他们、她们在我们面前是一棵大树,而在时间之外,这棵树衰老了,曾经的孩童,渐渐接过家庭、生活的担子,但相濡以沫的真情却经久弥远地温暖着我们未竟的人生旅程。多少年后,我们会明白,亲情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在亲人还在的时候,我们要珍惜那些相聚的日子,它是我们汲之不尽的生活动力与源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