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中国人的处世哲学TXT下载>>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第三节 奋斗到底终是甜(4)TXT下载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第三节 奋斗到底终是甜(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节 奋斗到底终是甜(4)

        路上要经过一座大坝,父子俩只能两个人一起推车才能把自行车分两次艰难地一辆一辆地推上堤坝,然后再小心翼翼地从堤坝上弄下来。那种艰苦奋斗的经历,到现在也让饶德强难以忘怀!

        饶德强17岁的时候,经亲戚介绍,他来到市里的一家小厂打工,学做牌匾。工作主要是锯木条、刻字、画画。

        这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着不可言说的辛苦。就拿锯木条来说,那是要经过繁杂的操作才能完成的,而且数量巨大。

        有一次,别人早已经收工了,精益求精的饶德强还在操作台上继续坚持锯木条;那天他特别疲劳,加上是三伏天,流汗过多,忽然因虚脱而昏倒。

        现在,饶德强已经是一位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他经常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提到自己年轻时的这些奋斗往事。在他看来,这一切的的确确对他日后的创业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句名言说:“苦难是一所学校。”青少年在备受苦难煎熬的过程中,往往也能更早地实现思想上的成熟,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成功人士几乎都是青少年时期吃过“苦”的人,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拜苦难所赐。

        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现在大城市的很多年轻白领中间,竟然开始流行参加“苦难夏令营”、“吃苦班”、“挫折夏令营”的时尚。

        这些没吃过什么苦的独生子女一代,也正在试图通过人为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自己的素质。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不惜让自己年幼的孩子下工地,进农田,希望孩子们能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实施苦难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香港富商李嘉诚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他在孩子们很小时,就经常把他们带到街头,看看边卖报边做功课的小女孩,看看沿街叫卖、汗流浃背的小贩……要他们了解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还生活在苦难之中,以此让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条件。由于小小年纪就理解生活的不易,李嘉诚的孩子长大后都很勤奋刻苦,各有所成。

        对孩子实施苦难教育,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一对百万富翁父母。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精神,他们甚至不惜多年对儿子隐瞒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

        15岁的张帅是某中学初二的学生。在张帅的眼里,妈妈一直是个很节俭的人,只要没人待的房间,她就准把电灯关掉。家里水龙头有些漏水,她准用一个盆接着。

        一次,张帅不小心把家里的一只不用的旧花瓶打碎了,被爸爸说了好几个星期。爸爸经常出差,很长时间回来一次,还和妈妈抢着吃家里的剩菜剩饭。

        张帅看同学们都买了自行车,他也想买一辆。可妈妈说:“家里没那么多钱给你买自行车,万一被偷了怎么办呢?你现在每天走路上学既安全,又可以锻炼身体,多好啊!”

        如今,张帅上初二了。他用的铅笔盒是上小学二年级时舅舅送的,上面的油漆早已脱落。他想买个新的,爸爸却说:“乖儿子,咱家虽然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钱是经不起花的。有些东西能用就别买新的了。这个铅笔盒是旧了点儿,可又不是不能用,将就一下吧。”

        最近张帅的老师希望他们订一种学习报,张帅妈却说:“订这种报纸没用的,你只要把书本吃透比看任何学习报都强。咱家没多余的钱给你订这种无用的报纸。”学校鼓励同学们订的报纸,张帅从没订过一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小说《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第三节 奋斗到底终是甜(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