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第五章 自强磨砺天不负(7)
第五章 自强磨砺天不负(7)
为了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同时也与过去懵懂的自己告别,曾国藩将原来的字伯涵改为涤生。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曾国藩将其解释为:“涤乃涤其旧污之染”,意思是要将原来不好的习惯、脑中落后的思想都涤荡一空。而“生”的意思则是“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曾国藩已经诞生了,从此要告别原先那个懵懂无知的自己,成为有抱负的自己。智慧的渐增让曾国藩觉得自己正在走向新生,他为自己定立了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也成为曾国藩一生都在实践的人生目标。
在开启志向之门后,曾国藩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君子。而他更认为君子立志,应该有包容世间一切人和物的胸怀,在内以圣人所称颂的那些道德为体,而在外则以王者仁政为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功业,对得起自己父母的生养,成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这是典型的儒家道德观,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所忧虑的是自己的德行不修炼,学问不精通,沦为一个无任何所长的常人。当万民得不到教化时,曾国藩便认为自己应该深深忧虑;当蛮夷开始入侵自己的故土时,作为君子的他会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而贤德之人受到迫害时,他也会深深忧虑;当百姓们都不能因为自己而获得恩泽时,他更会深深忧虑。所有这些,都是对于万民、国家和朝廷的忠诚,更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曾国藩的价值观中,这些才是一个人值得为之拼搏奋斗的事,才是值得自己奔赴的远大志向,至于一己之伸曲,一家之饥饱,自己的荣辱、贵贱甚至别人对自己的毁誉,都无暇顾及。
确立了经世济民的远大志向之后,曾国藩还时常用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抱负,他十分自信地在诗中写道:“荡荡青天不可上,天门双螭势吞象。豺狼虎豹守九关,利齿磨牙谁敢仰?群乌呀呀叫紫宸,惜哉翅断难长往。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乡。”诗中的曾国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向往,并坚信自己终究会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凤凰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令九州都为之震动。此时的曾国藩虽然年轻,但是却将自己定位成一棵生长在山间的巨大木材,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常常将自己比喻为李斯、陈平、诸葛亮等历史上的豪杰人物,幻想着从布衣成为一代名相,为国家作出贡献。
曾国藩的远大志向,令他在钻研学问、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充满动力,从他的治学之中也可以窥视到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普通人治学无外乎想要跻身仕途,或者通过学问来光耀门庭、获得财富,而有一些人则通过治学来陶冶性情,消遣自娱。而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才获得进入仕途的资格,但他却从未将自己治学的目标放在科举上,甚至曾一度认为科举是钳制心智、残害性情的凶器。在他的认识之中,治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的四个途径。简而言之,曾国藩认为治学的目的便是进德与修业。
在为官之后,曾国藩写给家中诸弟的信里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众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一方面,曾国藩继承了孔孟对于读书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让一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增长自己的才干,成为一个贤德之人。而另一方面,他也继承了宋朝理学家朱熹的学说,认为读书除了要明天理,让自己修身之外,还要做到齐家治国,甚至对社会作出贡献,让自己无愧于天地君亲。</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