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TXT下载>>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第三章 德与才(6)TXT下载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第三章 德与才(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德与才(6)

        宋襄公的“仁”后来被人耻笑为“宋襄之仁”,宋襄公因为太过讲“仁义”,讲“道德”,结果惨败。他信守的“仁义礼智信”,让他的思想僵化,认为人人都讲仁义,有道德。殊不知,正是这些死板的“道德思想”让他惨败。

        但是宋襄公的仁义品德真的让他没有任何收获吗?不是,在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宋国的邻国曹国受到侮辱,来到宋国,宋襄公根据仁义的道理款待了重耳,宋国刚战败,国家贫穷,但仍送出了20乘车的大礼。这对重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个仁义的举动为他死后5年化免了一场亡国之灾,5年后又是楚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打得不讲信用的楚国几代不敢正视中原。

        既然施德并不是处处可用,那么,“无毒不丈夫”是否就是成就大事必须地信条呢?“无毒不丈夫”即抛去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时,“有才无德”便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演绎“无毒不丈夫”的人大有人在。

        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本来答应为吕布求情,这一举动也符合刘备谦谦君子的性格,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刘备会在曹操面前出尔反尔,借曹操之手杀了吕布。由此可见,刘备也并不是“妇人之仁”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政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李元吉,才登上帝位,然而历史并未因此而多加职责他,反而因为他的卓越功绩,流传千古,成为一代明君。

        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更是大开杀戒。其中比较著名的事件之一就是胡蓝之狱。

        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处死。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 3 万余人。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朱元璋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除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 1公、21侯。李善长被杀时已经77岁,他曾为朱元璋效忠三十九年,位极人臣,为人也老实本分,本以为能够将荣华富贵享受到终老,却不料,朱元璋借口星象不吉,需要杀大臣解灾,李家及其妻女弟侄加七十余口被杀,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 ,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

        胡惟庸案杀的多是文官,后来朱元璋又制造了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合成胡蓝之狱。在蓝玉案中,朱元璋了又杀了两万多人,这次多是武将。

        通过这两次屠杀,朱元璋将满朝最有实力和能力的文武大臣基本都杀光了。比起了李世民、刘备的“毒”,朱元璋算得上是真正的“无毒不丈夫”的典型代表。

        以上的这些人都是千古彪炳的大丈夫,然而无论是仁德的李世民还是残忍的朱元璋,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他们都需要有狠辣的一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小说《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第三章 德与才(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