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商经TXT下载>>商经>> 九、慷慨好施,侠肝义胆(7)TXT下载

    商经: 九、慷慨好施,侠肝义胆(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九、慷慨好施,侠肝义胆(7)

        范蠡以后,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良贾数不胜数。如明清年间晋、徽两大商帮中的许多人在富甲一方之时仍然能够助赈救荒、修桥铺路、捐衣施食、疏渠筑坝、投资兴学,颇有急公好义的美德。

        胡雪岩作为清末的红顶商人,富甲一方,他也沿袭了历代良贾的优良传统,具有急公好义的美好品德。

        胡雪岩的家乡有条大河名字叫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这是浙省第一大河,也是东南名川。

        一个多世纪前,钱塘江到萧山西兴的江面宽达十余里。每逢梅雨季节,上游水流湍急,疾驰直下,如离弦之箭。同时海潮从鳖子门涌入,二者交汇形成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而急流与海潮相遇又使得钱塘江的水文异常复杂,江中流沙多变,历来为航旅畏途。晚清时,钱塘江两岸的人们还靠渔舟过江,出门必须选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好日子。有人要渡江,家中亲人常常事先要祭祖求神,祈祷平安。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无法保证平安渡江。

        为了解决钱江两岸旅客渡江的困难,胡雪岩当时自己捐银十万两,主办钱江义渡,并立下誓言说:“此事不做则罢,做必一劳永逸,至少能受益五十至百年。”

        还是让我们看看当时清末史志方面的记载吧:

        太平天国攻浙江时,任浙江按察使的段光清曾经在《镜湖自撰年谱》1864年(同治三年)条目下这样叙述:

        “义渡一事,是宁绍出入要路,捐钱者必多。前司于长发(统治者对太平军的诬称)未扰时,亦曾捐银千两,各衙门亦皆有捐,交胡(光)墉经管。收复之后,胡(光)墉亦不能置之不办。”

        从这条史料看,钱塘江义渡的事情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已开始着手筹划,而且府署官员多有捐助,并非像有的文章所讲的是胡雪岩一人独资兴办。

        当时,由于杭州钱塘江上还没有一座桥梁,浙江绍兴、金华等“上八府”一带的人进入杭州城都要从西兴乘渡船,在望江门的码头上岸。当时的叶种德药店设在望江门直街上,由于过往的行人特别多,所以生意非常兴隆。而胡庆余堂则设在河坊街大井巷,顾客主要来自杭嘉湖等“下三府”,很少有“上八府”一带的顾客上门。

        对一家商号来说,要做到生意兴隆,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都要具备。但是,怎样才能改变胡庆余堂这“地利”上的劣势呢?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胡雪岩曾亲自到码头向船工们调查。当时一位船工冲口而出:“要让上八府的人改道进杭城,除非是你把这个码头搬个地方!”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从码头回来,心里亮堂堂,主意也就拿定了。胡雪岩决定要把码头搬到胡庆余堂的店门口来,改变“地利”的劣势。

        胡雪岩又沿江实地考察,了解到从西兴上船过江,航程远,并且江上风浪大,容易出危险。胡雪岩选择了三廊庙附近江道较窄之处,决定在这里投资兴建“义渡”,把船码头“搬过来”,让“上八府”的人从此改道由鼓楼进城。

        不多久,码头很快就修好了。胡雪岩又出资造了几艘大型渡船,不仅可载人,还可以载车和牲畜,全部实行免费渡江,又快又稳又省钱,上八府的人闻讯无不拍手称好。这一来,胡庆余堂在上八府顾客中的知名度提高了。由于上八府的旅客改道由鼓楼进城,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转为优势了。然而叶种德堂的生意随着“义渡”的开通却迅速冷落。真可谓“一石三鸟”之举。</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商经,小说《商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经 九、慷慨好施,侠肝义胆(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