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TXT下载>>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54张九龄TXT下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54张九龄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54张九龄

        以诗留名的宰相

        提起张九龄,大家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能顺口朗诵出几句他的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朗朗上口。

        张九龄,生于公元678年(仪凤三年),广东韶关人,字子寿,号曲江。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天资聪敏,三岁就可以写文章,很小的时候就以“神童”广为人知。张九龄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自此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因与主政者不合,以病辞官,返回家乡曲江奉养母亲。期间,他见当地交通阻塞,便献状朝廷,请求开凿大庾岭。当年冬天,张九龄不畏艰险,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

        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返回京城,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太子李隆基选拔天下文士,亲自策问,三十五岁的张九龄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右拾遗(八品)。虽然品级仅小升一级,但这个职位可直接讽谏朝廷政事,所以还是大有可为的。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张九龄被提拔为司勋员外郎,专门掌管官员的勋级、赏赐级别之类的事务。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张九龄因受权力斗争风波的牵连而被调往外地任官。

        李隆基登基为唐玄宗,张说从流放地回来当了中书令(宰相)后,仍然非常器重张九龄,在他的推荐下,张说去世后,唐玄宗召张九龄当了秘书少监(管理图籍的副馆长)、集贤院学士。由于他才学超群,风度亦甚佳,因而颇受玄宗的赞赏。到了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到了宰相职位,不久又升为最高官职的中书令。

        张九龄从一个校对文字的小官升到宰相,可以说是靠着他的才华一步步爬上来的。可爬到了皇帝身边,光会做事就不行了。张九龄偏偏又是个耿直敢言的人,尽在玄宗面前尽忠言,可是忠言逆耳呀! 因而得罪了晚年昏庸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罢张九龄而拜李林甫为相,次年,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林甫是唐室宗亲,只会甜言蜜语,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由“开元盛世”进入了“安史之乱”,与张九龄在宰相之位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九龄的罢相被贬,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挫折,对于唐室王朝来说,也未必不是个更大的挫折哩!

        张九龄为官时,一心想着国家和百姓。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主动兼做河南稻田使。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当唐朝处在全盛时期时,玄宗心生懈怠,只想好好享受晚年清福,而张九龄细心发现隐伏着的种种社会危机,他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宰相”的三杰之一。

        开元二十八年(740),张九龄因病在韶州曲江私邸逝世,葬于今韶关市武江区。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派使臣来韶祭墓,并下诏赠司徒。</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小说《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54张九龄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