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用友之父王文京TXT下载>>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一章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4)TXT下载

    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一章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4)

        那么,王文京的最初的梦想来自何处,梦想的种子又是怎样生根发芽的呢?

        只要我们回溯到王文京的年轻时代,就不难发现王文京梦想的种子是如何播种,又如何孕育勃发的。

        在江西财经大学读书时,王文京喜欢在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和报纸,其中,一些著名企业家传记的图书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他们的创富传奇就此在王文京的脑中留了下来,财富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意识隐然间已经扎进了他的心灵深处。

        王文京后来回忆道,“那时候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虽然传记还不多,但是很多报纸、杂志会经常介绍一些国外企业家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的故事。还有二三十年代中国实业家的一些故事。那时候印象就挺深的。”

        就如种子在冬天积蓄能量,等待春天勃发一样,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皱中国那尘封已久的岁月,王文京心里那颗种子的勃发可能还要等待更久的时间。

        王文京从江西财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司。从乡村到首都,对一些人来说,或许梦想已经实现,但在王文京眼里,一切才刚刚开始,“那时候我梦想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开创一个事业。如果这个事业对社会有所价值,就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一个企业,而且这个企业要变得有生命力。”

        1985年,因为工作缘故,王文京和同事苏启强等人建议在中央国家机关财务部门推广会计电算化工作。随后他们开始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历时两年多,从开始的规划到选定软件开发合作到项目推广。

        这个过程颇像盖茨在大学里的折腾,然而正是这个过程,新的机会被发现。王文京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趋势,但软件开发却跟不上。

        几年的国家机关工作经历,不仅增强王文京的工作能力,还为他积累了创业最重要的两个条件——视野和人际关系。同时他还找到了创业伙伴苏启强,这个1962年11月出生在福建永定县的年轻人与王文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王文京年长两岁的他,1979进入厦大经济学院会计系学习,毕业与王文京同期进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工作。

        1986年,22岁的王文京开始关注创业,“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很多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开放的,包括新的思想、思潮。”

        1988年8月15日,中关村科技园区(当时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宣布成立。王文京当时去参加了成立大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会让他大受鼓舞。后来王文京透露,“像是一次政策发布会,就在这个会上宣布了十八条政策,国务院批复的,鼓励各种专业人员,特别是有技术的人员到这个地方来创办新型体制的高科技企业。这个会听完回去我就最后决定,给我们领导写了一个辞职报告。”

        此时的他已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5年,头顶先进工作者的光环,年纪轻轻就可以在全局干部大会上做先进事迹报告,仕途是一片光明。

        然而,王文京心里早去意已定。12月16日,刚刚过完24岁生日的第二天,辞去公职的王文京和同事苏启强开始了他们创业的生涯。

        起家的5万元是借来的,“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写在一块小牌子上,牌子在海淀南路上并不起眼。但一个奇迹即将在这里展开。

        王文京经常说,一直指引用友发展的是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样’的问题”。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用友之父王文京,小说《用友之父王文京》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一章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