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TXT下载>>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第7节 战略万科 重装上阵TXT下载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第7节 战略万科 重装上阵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彭涛

        更多的淘汰仍在继续。不管我们沉睡还是清醒,一部浓缩的企业进化史在每个角落被即时书写着。这一时代变革的推力给每个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生存,还是毁灭?

        万科同样无法回避。

        作为一家有16年房地产开发经验、年营业收入超过60亿人民币、业绩持续增长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计划你的未来,”彼得德鲁克在1956年说。面对种种的未知,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必须“沿着能提供备选目标的道路前进”。

        万科必须再次审视当下,为自己寻找新的战略定位。

        以变为先

        在万科发展史上,2003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头。

        这一年,万科实现了项目开发、资金储备、业务专业化三大领域的深度推进。作为上市公司,万科以营业额收入63.8亿、净利润5.42亿、每股盈利0.39元的业绩,再次巩固了地产蓝筹股的地位。

        难得的是,这一切,是在市场变化、sars危机和政策变动带来的剧烈动荡中实现的。

        “可以感觉到,去年以来,变化加快了,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物业管理。”总领企划事务的万科集团副总刘爱明深有体会,“经营策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如何应对,这些都必须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

        “我们必须做全面性思索,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战略高度确立自身的持续竞争优势。”

        每一次的时代变革,往往会产生企业与新规则抗衡,结果一败涂地的悲剧。在这个潜流暗涌的行业,只有以大为小、灵活应变,凭着敏锐的嗅觉才能找到与新规则相符的生存策略。因此,“新规则、新玩法”这一战略基调的提出,正是万科为确保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主动思考的结果。

        总部的“为”与“不为”

        刘爱明目前考虑最多的,恐怕还是集团如何牵头推进战略规划的问题。

        去年10月,万科与德国hi银行洽谈合作事宜,对方提出的条件是,万科提供具体的年度开发计划和预算方案,并购买保险。

        “资本很现实,总是关注什么时候赚到钱,赚多少,有多大风险……”

        但颇感意外的是,在此之前,“集团却没有相应的机构来管理整体的开发计划”,这让刘爱明困惑了好长一段时间。

        “总部的功能如何发挥,不能用强势和弱势来界定。最重要的是,总部知道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哪些是不必做的。”

        上任一年多以来,刘爱明对企划部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做了很大调整,强化了战略研究的功能。特别是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研究,“全局性的课题,总部应该也有能力挑起来。”

        “这次做中长期战略规划,其中战略执行系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要解决总部与一线公司的定位问题。”

        薄弱环节

        万科向来不缺战略。从多元化经营过渡到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再到后来实现向城市大众住宅专业开发商的成功转型,每一次的突围或突破,清晰地贯穿着战略思变的主线。

        早在1999年,万科曾启动过代号为“一五计划”的战略规划项目,万科首此对未来五年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界定。但次年华润收购万科的举措,让企业的精力更多地投向了股权置换当中,而“一五计划”也因缺乏足够的细化和描述,最终未能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去。

        “目前看来,中长期战略规划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刘爱明对此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万科的开发进度,是按照每年的利润要求来确定的。“总被利润牵着走,的确有问题。”

        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无论是专业化程度还是管理能力,万科都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但万科的赢利能力往往要低于竞争对手。广州某实力发展商明确提出,项目利润率低于15%不予考虑。而我们制订的纯利指标只有10%,有部分新项目甚至还达不到。

        在未来可以预计的一段时期内,万科要以年均30%的增幅持续成长。环境、资源、机会都已具备,如何实现?

        “不可能还是拍着脑袋拼命干,到年底再看看有没有30%。”刘很肯定地回答。

        这一次,万科真正处在了战略转折点上。

        选择参照系

        尽管距20周年的正式庆典尚有一段时日,但对以往20年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规划早已不动声色地进行着。

        2月28日,集团务虚会暨战略规划研讨会,万科大大小小的头脑们再次聚首云海山庄,勾画未来5至10年的战略蓝图,这次会议的主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畅想万科30岁”。

        万科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首先要明确地描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在和将来。

        “比如1993年宏观经济一调整,大家都觉得很难熬,但要熬多长时间,谁都不清楚。复苏后‘房地产周期’成了热门话题,早些年房地产界一些名士还说只有4、5年搞头,现在看来也不止。”

        “就像建设社会主义,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定要回答: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否则大家没有动力了。”刘爱明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很难想像,假如8848不是确定的第一高度的话,王石能不能这么快‘跨越巅峰’?”

        当还是小打小闹的年代,磕磕碰碰甚至头破血流被视为正常的代价;但开发量过百万、销售额近70亿的规模,还对长远的发展说不出个明确的一二三来,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万科中长期战略规划迈出的第一步,将是参照系的建立。

        如果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做全面的观察与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作为世界上城市化指标最为典型的国家之一,美国房地产业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竞争态势,现今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更具参照性——

        为什么市场份额总和达到行业10%左右的美国五大地产公司突然在近十年加快了成长?

        为什么pulte homes等公司在近十年加快了成长步伐,并且在最近五年获得了加速发展?

        为什么pulte homes等行业领头者对未来拥有非常乐观的估计?

        ……

        通过对标杆企业的研究,结合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明确万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再结合区域开发、土地储备、资源整合等层面的策略研究,一个新的战略规划将逐渐浮出水面。

        “我们有明确的标高:一是行业高度,一是全球化视角。”作为战略规划小组的负责人,刘爱明喜欢以“创造性颠覆”一词来形象描述将逐渐发生的变化。

        一个很合口味的伙伴

        不知从何时开始,引入咨询机构,特别是世界级的智囊团出谋划策成为企业界的一个潮流。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世界500强大约有70%的公司都有过战略咨询的经历。

        “坦率讲,万科可以独立来做战略规划。我们的优势在于对行业比较了解,有一定的专业积累,但最缺的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道理。”

        借助外脑,成为一个必然的现实选择。

        万科寻求合作伙伴的入围条件是:不求在房地产上很专业,但对企业基业常青的机理一定有透彻的了解。

        “这个过程很讲缘分,”刘爱明将之形容为一场恋爱,“你觉得她是你的心仪对象,但是不能急,要慢慢来,不然会坏事。”

        2003年上半年,锡恩等一批咨询机构进入了万科的视线,“我们不谈业务,大家先进行充分的对话。”从锡恩总裁姜汝祥主持的战略培训开始,万科与这家国内咨询业的新锐持续了大半年的交流。

        “价值取向的高度一致是我们最终选择锡恩的理由,他们与管理层有着非常良好的沟通。”对合作方,刘的评价是,“一个很合口味的伙伴”。

        2004年3月,锡恩公司的咨询顾问进驻万科战略规划发展小组。“项目推进期间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战略,加快战略制定后的执行。”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一个方向正确的战略体系能否成功,最终落在执行上。”ge的经验表明,强大的业务运营系统,能够保证战略体系在一个财政年度取得成效。

        企业做大了,更应该强调这种执行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强调一种应变能力。由于惯性,我们往往要冲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才能掉头,“希望通过这次战略规划,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兵无常法,水无常形。在一般的概念中,与其他管理工具相比,战略似乎是个凌空蹈虚的玩意儿。但当企业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感觉到了压力,内部的诸多细节需要突破、改进时,靠什么来全面触发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的裂变与革新?

        惟有战略

        “万科需要一场革命性的突破。”2月28日的集团务虚会上,总经理郁亮以雄心勃勃的开场白宣告了万科中长期战略规划项目的启动。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小说《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第7节 战略万科 重装上阵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