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TXT下载>>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 第1节:解读中国营销密码(1)TXT下载

    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 第1节:解读中国营销密码(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为什么人们感叹“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

        为什么说中国市场是转型市场?

        中国转型市场之特征何在?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胜利之本是什么?

        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营销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哪里?

        对中国市场的基本判断,不仅是“中国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成功进行营销和回答许多问题的一把钥匙。

        一、中国转型市场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

        多位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进入中国市场数年后都曾感叹:“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中国市场正处在转变过程之中,过程之一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完成蜕变,实现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之二是从“封闭市场”走向“开放市场”,其终点以中国进入el,1998)教授曾比较和指出了中美发展阶段之巨大差距,中国市场在全球是相当差异的市场,这一转型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的不同不可忽视。一方面,中国营销水平不高,必须学习西方和国际化;另一方面,不能完全照搬成熟市场中的营销理论、策略和方法,因为100多年形成的西方营销理论基本建立在相对稳定的成熟市场之上,主要针对市场机制完善环境中的西方企业和西方文化中的消费者行为。例如,美国教授科特(kotter、j、p)的著作《企业成功转型8步》(1995),对中国的企业就不够用,因为中国环境复杂得多,也许必须修正为9步、10步。如何针对全球不同国家市场展开营销,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勒(kotler)1986年在北京的演讲提出了大营销(megamarketing)之必要性,特别强调了政治因素(politics)和公关因素(卡托拉)。卡托拉(cateora、p、r、)等全球营销学者虽然提出了“适应性营销”的观点,但并未深入回答“如何适应”及西方理论如何在转型市场创新等问题。如何将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与方法与中国转型市场完成对接,是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

        二、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是胜利之本

        全球跨国公司正加紧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上海全球《财富》论坛上,“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这10个大字引人注目。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有赢家也有输家,赢家有一个共同的口号:“我们是中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亚洲区总裁说:摩托罗拉“以中国为家”,“比中国公司还中国”,“爱心耐心诚心”;飞利浦公司(philips)电子集团总裁布绍昌说:“请不要把我们当成外国公司,我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

        跨国公司赢家的营销策略是:十分重视中国本土化;将洋品牌做“土”;重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重视高层公关等,从而适应中国的转型市场环境(详请参见拙著《跨国公司行销中国》)。2000年,伊莱克斯冰箱以本土化策略为核心反攻本土品牌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宝洁公司推出百分百本土化品牌“润妍”洗发水,以十分本土化的产品(天然植物原料)配十分本土化的广告(中国水墨画、龙、中国女性),后来居然压过本土品牌“奥妮100”;又以本土化策略推出脱敏牙膏“舒敏灵”,直接挑战成长最快的本土牙膏品牌“冷酸灵”。可口可乐不但以成功塑造出本土品牌“天与地”和“醒目”为骄傲,而且2001年春节期间以非常本土化的促销策略赚得盆满钵满(一对中国喜庆泥娃娃形象,提升了品牌亲和力,极明显地达到了促销的效果)。2002年肯德基首创洋快餐推出中式快餐之举。2000年安利在中国市场以18亿的销售额宣告其转型成功,走出中国“禁止传销”的阴影和1998年的低谷,其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适应中国的营销环境。

        跨国公司为了赢取中国市场,一个十分重要的策略是让华人专业经理人掌控中国市场。重用华人精英的策略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

        三、中国转型市场营销的主要奇异点

        中国转型市场的环境特征可以用5个字描述:

        (1)大:地域辽阔、前景巨大、赚钱的天堂(中国富豪录);

        (2)变:发展快、变化快、政策多变、法规不健全;

        (3)乱: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侵权严重、反常怪事多、信誉(商业伦理)严重缺乏;

        (4)躁:短期导向、大起大落、过度竞争;

        (5)异:区域差异、体制差异、行业差异、营销水平差异、世代差异都很显著。

        中国转型市场中有太多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企业和政府都呈现出不成熟的市场表现。例如,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特别高、缺乏权益意识同时又迷信广告;企业家的官场情结、短期行为和过度的价格战;政府迷恋对企业的权力、地方保护及随意阐释或改变市场游戏规则。企业行为深受政府行为的约束和牵制,政府行为有时又为权力利益甚至所左右,使整个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和不规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小说《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解读中国营销: 营销管理人员必读 第1节:解读中国营销密码(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