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TXT下载>>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2)TXT下载

    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上级kpi与下级kpi之间的逻辑

        我们看到hn公司的案例中,指标是分层次的,指标可以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最基层的员工。那么,上一层次的指标与下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存在何种逻辑关系呢?

        上下二级指标之间必能回答“why”和“how”。比如在hn的案例中,上一级指标是利润增长率,下一级指标有销售增长率,毛利率,成本费用率等几个指标。why——为什么能获得利润增长率呢?因为可以获得销售增长,比过去高的毛利,可以控制成本费用,所以,可以获得利润增长。how——怎样获得利润增长率呢?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寻找高毛利客户,降低成本费用来获得利润增长。上下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下级指标是上级指标的必要条件,少了下一级别指标,上一级别指标一定作不到;同时,下级指标也是上级指标的充分条件,如果下一级别指标作到了,上一级指标一定能够做到——下级kpi是上级kpi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这个案例中,厂长负责的一个指标为交货及时率,这是个衡量公司能否按照客户的要求出货的指标。要想获得交货及时,按照生产流程来说,需要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生产又包括及时裁减、及时缝纫、及时进行尾部加工。因此,交货及时率的下一级指标就是及时采购率、生产计划完成率;如果能够做到采购及时,生产计划完成,就能够作到及时交货。因此,及时采购率与生产计划完成率就是实现及时交货率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下一层指标只是上一级别指标的必要条件时,就说明指标分解的不够充分,还遗漏了关键的因素。下一层支撑因素一定是上一层因素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只是必要条件,我们就要重新审视下一层支撑因素是否能够足以支撑上一层因素的实现。

        比如:要提高hn公司的利润,增加了销售额就一定可以获得利润的提高吗?不一定,如果毛利水平降低或者成本上升,利润不一定会上升。降低了成本就一定可以获得利润的提高吗?也不一定,因为如果销售额下降了,利润同样不一定能上升。只有在增加销售额,提高毛利,降低成本这样的组合下,利润才可能上升。这样组合的内部关系可以不是唯一的,保障现有的销售额与毛利,降低成本是一种组合;提高销售额、保持现有的毛利水平、保持现有的成本水平是另一种组合,它同样也可以实现提高利润的目标。在分解指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指标要与公司的策略相结合;也就是说,很多种不同的指标组合都可以达到目标,要选择最适合公司的策略。

        另外,上一级别指标是下一级指标的结果,下一级指标是上一级指标的过程。如:交货及时率是采购及时、按照生产计划完成生产的结果,而采购及时、按照生产计划完成生产是实现交货及时的过程。

        层层分解,落实kpi的步骤

        在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

        寻找评价主要因素pf的衡量指标

        在寻找主要因素pf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很多指标来评价与衡量这个因素,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或者几个最能够评价该因素做得好坏的指标。当该指标是一个财务指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杜邦财务分析模型等工具,寻找衡量指标。财务指标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可是如果指标为非财务指标的时候,就比较难以操作。这时,可以将这些指标都寻找出来罗列在一起,通过w-h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层面,找出其逻辑关系。

        寻找下一层支持因素的衡量指标

        所谓下一层的支持因素,就是要让上一层次指标做的好,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使该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在hn公司中,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熟练工人对于公司至关重要,这就要重点作好留住熟练工人的工作。那么衡量是否留住了熟练工人的指标——熟练工人流失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控制住这个指标,就可以控制住熟练工人的流失,也就支持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比如:提高交货及时率需要在采购及时与及时生产两个环节下功夫,那么,衡量这两个环节的指标就是采购及时率与生产计划完成率。只要控制住这两个因素,就可以控制住及时交货的情况了。

        判断下一层次支撑因素是否为上一层因素的充分必要条件下一级别指标的组合,一定要是上一级指标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就可能遗漏了一些关键指标。

        寻找衡量指标的责任人

        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衡量指标一定要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或者个人身上,目标才能向下传递和落实。每个人只应该承担他自己所能够承担的指标,如果承担了自己所不能承担的指标,这个指标就会失去意义。责任人应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指标的变化的人。在hn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公司的客户数量不是很多,所有的价格都是由业务经理与客人协商确定的,所以,业务经理就可以控制每个订单的毛利,但业务经理不能完全控制公司的利润,因为公司的利润还要在毛利中扣除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只有总经理才能控制住公司的利润。毛利指标可以由业务经理来负责,总经理负责利润。

        按照管理层级的原理,上一层的指标,由上级员工负责,下级员工只能负责下一级的指标。比如说:公司需要及时的交货给客户,及时交货率这个指标只能由厂长负责,因为要想及时交货,在hn公司需要及时采购、及时裁剪、及时缝纫、及时洗水、及时进行尾部加工,这是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最后的及时交货。厂长管理采购部门以及各车间,只有厂长有能力控制整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采购主任、各个车间主任只能负责自己那一部分的及时生产情况,而不能负责总的及时交货率。

        有时,有些指标很难分清楚责任,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该指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共同承担责任,比如:对于客户验收合格率来说,品质经理负责公司的质量检验和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则他对客户验收产品不合格就要负一定的责任,而对于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生产厂长来说,产品是由生产部门制造出来的,也要对该指标负责,所以,这个指标的责任人就是两个,而不是一个。

        注重指标效果,避免分解误区

        在分解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注意几点:

        每个指标都应该是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指标不是关键业绩指标;比如在hn公司中,客户全部都是外贸客户,全部采用现金或者信用证进行交易,那么,呆帐坏帐指标在该公司中就没有意义。

        在寻找下一级支持因素时,一定要结合公司的策略,否则,就会偏离现实。比如:如果在提高产能行动中,提高产能的方式有很多,hn公司采取的是提升管理,内部挖潜的方式,从中可以分解出衡量指标。如果不考虑公司的策略,采用扩建厂房而提高产能,从中也可以分解出衡量指标,但这个衡量指标脱离了公司的实际。

        有些衡量指标虽然可以由很多人负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人来说,不是重点,就不能作为他的kpi来进行衡量,如:hn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这个指标就不能用来考核所有的部门,否则,会限制各个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主基二元法”中会有详细的论述。

        指标体系的分解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技术,需要考虑到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组织战略、工作计划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绩效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在充分理解公司战略目标、行动计划、部门职能、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的前提与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任何一个要想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才能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团体的目标协调起来,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小说《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KPI “关键绩效”指引成功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