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跨越: 柯达在中国TXT下载>>跨越: 柯达在中国>> 改变从心开始(3)TXT下载

    跨越: 柯达在中国: 改变从心开始(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陈和强带着一种强烈参与变革的心态,从澳大利亚回到了柯达中国。

        而当年,在合资企业初建时的冲突中,陈和强满怀失落,甚至留在柯达的心都动摇了。

        “young chen,要记住,你们这批人是要做大事的。”5年了,在陈和强的心中,叶莺这一句话时常会响起。这句话,有时让他备感鼓舞,有时让他从狂热中冷静下来。young chen是他的英文称谓。

        陈和强当时的困境,叶莺看在了眼里。此时,叶莺从柯达合资大谈判的“主谈手”,转变为柯达中国的战略制定者,她成为柯达高层管理者中一个坚定鼓吹本地化的人。她相当明白,按照柯达在全球一贯的策略,柯达专家最终会从中国撤走,到时候,重任要由本地的中国人来担当。所以,她鼓励陈和强将目光放远,唤醒他的使命感。像陈和强这样的感光人才,拥有公元、富士的传统,要成为流淌柯达血液的人物,一定要有耐心培养。

        1年后,陈和强被送去澳大利亚柯达厂的研究所,参与kos(柯达操作系统)项目。在这之前,柯达请来广州的四位大学英语教师,“车战”般为他补习英语。

        澳大利亚对于历史久远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足够年轻的国家和一块新大陆,具有完全不同的气质。柯达1908年就在澳大利亚建立了胶片生产厂,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这表明柯达是很早就进行跨国经营的公司。柯达澳大利亚厂位于墨尔本市郊科伯(coburg)。墨尔本在澳大利亚地位仅次于悉尼,满目葱绿,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布满城市和郊区,气候与汕头相仿,实在难得。对于陈和强,在如此宜人的环境下研修,这实际也是一个解脱,让他从一个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充满历史关系的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

        澳大利亚之行为陈和强打开了一扇柯达的窗户,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平静的心情,观察一个世界级感光企业的运作。正如他当年踏上神奈川的富士足炳厂一样,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西方企业文化主导的世界,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凭借,一切要靠自己证明自己,一种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开始沉淀,这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环境都应有的经理人素养。以前,在公元厂危难时形成的“抱团”的观念自然淡薄了下去。

        这反倒让他有机会放下历史包袱,完整地接触到柯达的管理体系和西方的管理观念。

        在澳大利亚的天空下,他并没有独自面对一切。他的家庭伴随在他左右,由公司支付生活费用。公司不希望分散他的精力,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公司都出面做了安排。太太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位置,女儿上了当地最好的学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家的意义事关重大,陈非常感动。柯达人性化的关怀,让你有再强的逆反心理,也会被感动、被融化。

        “很少有人能容忍这么一个傲慢的人。在中国,充满斗志的人本来都可能已经碰得头破血流。”在澳大利亚的夜晚,陈和强与自己静静地交谈。

        心态平静下来的陈和强,在澳大利亚柯达厂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发现柯达是一个注重员工潜力的企业,一个充满人性化的企业,有高度自觉守法意识的公民人格的企业……但也是一个在传统优越感里刚刚苏醒的企业。因为长期处于行业的霸主地位,历史上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但在急剧变化的全球强势市场竞争之下,不得不苏醒,不得不变革求存,很多澳大利亚的柯达人都在适应这种变革。

        陈和强当时投身的kos,就是大变革之中的一个代表作。

        kos源自丰田生产系统(tps),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的柯达就出现,但直到最近几年才被提到足够的高度,核心是精益求精的思想,提倡learn(学习、不断改进)的文化。当时,柯达澳大利亚厂还没有推广。这是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系统,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以达到优质高效。简单地说,就是把东方的完美哲学与美国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

        大量新鲜的词汇涌入这家百年老店,kaizen、tpm、5s……kaizen源自日语,意思是改善,持续不断、永无止境地改进。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一个国际企业界相当推崇和流行的词语,意思是全员生产维护……

        20多年前,陈和强在日本神奈川所观察和接触到的那些企业场景正在复活,甚至公元厂引进富士设备的安装、试运行时的激情岁月,都在陈和强的心中苏醒了过来。丰田生产体系也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丰田开始做织布机就怀有的观念,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破壳而出。但没有人能够想到,当丰田车在北美大陆挺进的时候,1991年,丰田汽车主席丰田喜一郎代表公司领取“戴明奖”时,几乎声泪俱下:“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对于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欠他很多!”

        陈和强看到了中国人参与柯达变革的一个机会。这个公司不再被看做一家强势的公司、到中国打扫了七八家感光企业争斗不休的战场,它同样面对一场堪称巨大的变革,而中国人能够展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能够为此做出贡献。

        对于1年前合资企业最初的经历,陈和强有了足够的反思。

        本地化应该是双向的,进入合资企业的中国人必须国际化。尽管,“柯达中国”要变成“中国柯达”是一个可能的趋势,但中国人要主动领略柯达的价值。陈和强甚至意识到,当时自己的一些个人主义的心态妨碍了自己的一些判断。当时,很强的技术背景让他们比较自信,但合资以后,以前的家国之念似乎落空了,有一种打工的心态。陈和强后来说,这是错误的。柯达老板是与你一体的,股东、员工、客户三位一体。

        一种改进的心态,一种强烈参与变革的心态,开始生长。陈和强感受到自己内心这些剧烈的变化。他看到了很多改善的机会,增强了柯达中国变成中国柯达的使命感。在他身上沉淀的原公元、富士的传统,与柯达的传统开始融合在一起,不再争斗。

        一年半后,从澳大利亚归来的陈和强,对自己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怀着强烈的参与变革的冲动,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叶莺说,他刚回来就像站立在赛马场上的跑马,用蹄子刨土。

        真是相当不容易,在一番直通到人们内心的冲突和磨合之后,柯达开始赢得人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跨越: 柯达在中国,小说《跨越: 柯达在中国》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跨越: 柯达在中国 改变从心开始(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