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成熟: 成功者的26种非常思维: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2)
他的生活简单到了只是让他活着的地步,经常衣冠不整,脸上带着肺结核病人特有的红晕,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一次撞在树上,还说:“对不起。”一时传为笑谈。
其实,外表平和的他骨子里是一个心气极高的人。1957年,林群如(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问他:“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回答:“打倒维诺格拉多夫(苏联的世界级数学权威)。”对他的执著和痴迷,人们也有议论、误会,甚至嘲讽,他无暇顾及。
正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陈景润理所当然地被批判了,他是修正主义苗子、白专道路典型、白痴、寄生虫、剥削者。过了一段时间,病重的陈景润回到了自己6平方米的小屋。虽然下面的锅炉房烟熏火燎,小屋里没有桌椅,但他又可以趴在床上读书运算了。他多么想躲在这颠倒了的世界里的一角,安静地搞研究啊!但总是有人不能忘记他,每天都有人来敲门查户口,还把他房间的电灯铰了下来,开关线也拉断了。陈景润买来一只煤油灯,在窗玻璃上糊上报纸遮光,神经极度衰弱的他在黑暗中挣扎着生活。他惟一的心灵安慰就是数学,6平方米的小屋成了数学研究的天堂。
后来,环境有所好转,允许他去图书馆了。支持他的人们把他藏在一个小书库的幽静角落里。更为宝贵的是,由于一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所一直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从未间断。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一个久涉沙漠的人见到了水,长久压抑的工作热情极大地爆发出来。因他多年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已经掌握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大学还学过俄语,这些积累终于得到了充分施展。
1973年春节,新上任的数学所领导看望了陈景润,还送了他一些水果。已被人遗忘多时的陈景润激动极了,这是第一次有领导来看望他。他端详着水果袋:“这是水果,我吃到了水果,这是头一次。”他把自己锁进小屋,再也没出来。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上班,他就把一份手稿交给领导,说:“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党。”
就这样,一个世界奇迹诞生了:在恶劣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6平方米的小屋,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和一只笔,演绎了几麻袋的草稿,证明了“1+2”———后来被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命名为陈氏定理。他们认为陈氏定理是“筛法”的“光辉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赞誉不胜枚举。
而此时的陈景润,生命已几近垂危。在和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陈景润住院治疗。
由于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发表,陈景润闻名遐迩。其原因,一是他的成就,二是他的“怪”和“笨”。当时,许多老百姓把他的“怪”和“笨”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于,陈景润的这种特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里知识分子形象的范本。
1978年,陈景润在医院对女医生由昆一见倾心,也就有了陈景润人生中惟一一次分心。不要说恋爱,陈景润和女性相处的经验都没有。他费尽心思找到了和由昆一起学习外语的借口,尽管由昆并不欢迎,但陈景润还是用英语说出了:我爱你。由昆马上用中文回答:“这不可能。”这时,陈景润的执著再一次显现出来,他仍然毫不停歇地进攻。慢慢地,由昆了解了陈景润,她终于接受他了。
1980年,47岁的陈景润和29岁的由昆结婚了。迟到的爱情和婚姻更容易让人沉醉,然而,陈景润仍然每天工作小时以上。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蜜月开始还没几天,陈景润就独自一人回到了他在中关村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他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也许他11点就要休息,也许到后半夜2点又要起床。而实际上,他又多么需要妻子的照顾!
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早在厦门大学读书时,陈景润就不会照顾自己。他只有在十分饥饿时才去吃饭,衣服也要等到迫不得已时才脱下来,放在盆里浸一浸、搓几下,拿起来晾干就算洗过。1952年,系里开展思想改造活动时,陈景润才当众保证以后每天刷牙、洗脸。但没坚持几天,又搁下了。结婚后,陈景润也逃避刷牙,每次都被由昆“揪”来刷牙。陈景润刷牙的时候常常用力过大,把牙龈都刷出血来,由昆十分心疼,干脆替他刷。1984年后,陈景润一天刷两次牙,一周洗两次澡,两天刮一次胡子,两周剪一次指甲。这一切他自己都干不好,是由昆替他做和教他做。
对数学的挚爱,已使他忘记了一切外在的事情:饥不知食、食不知味,与人交谈口中呐呐不知所云、神情恍惚……这一切实在是由于过分投入而进入了忘我状态。除了事业,陈景润对做人的其余一切视而不见,目不斜视地向着既定目标。他竭尽全力发展了自己卓越的数学才能,而另外的方面则显得低能,以至于成为世人眼中的“怪人”、“畸形人”。但是,正是因为“怪”,科学家才成为科学家。陈景润的“怪”和“笨”是与他对数学的偏爱与痴迷分不开的,“怪”和“笨”成就了陈景润。
1984年,陈景润从书店出来,被一辆自行车撞倒,不省人事。几个月后,主管国家科技工作的方毅见到他呆板的“面具脸”,指示赶紧去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帕金森氏综合症。自此,病魔一直纠缠着他。在生命的最后年里,他依然呕心沥血地做着冲刺。在最后的几个月里,陈景润痛苦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手中还握着一本数学书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痛惜地说:“你就放弃它(歌德巴赫猜想)吧。你已取得的成就,至少本世纪无人能望其项背!”陈景润摇头,缓慢又坚决地说:“不!”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带着不能企及“1+1”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遗憾,和不屈不灭的永恒追求,走了。他死不瞑目。
2002年3月20日,是英国和美国两家出版公司悬赏100万美元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两年期限的最后一天。可是直到截止日期,仍然无人有缘。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6平方米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用一只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那瘦弱的身躯何以创造出这样的辉煌?
一个人的成功度和他精力的集中度成正比,能够到达成就巅峰的人,必是那些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学有所专、研有所精的人。如果集中心力于某一个领域,全力以赴,那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正因如此,这样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就表现出所谓的“低能”,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柄。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这一经济学的不朽名著,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理财;牛顿能解读自然奥秘,却也为自己的大猫和小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门洞;作家流沙河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不知道打电话是先拨号还是先把听筒拿起来;哲学家金岳霖居然会忘记自己的姓名,不得不求教于自己的洋车夫……
时间短促,不仅因为人生短暂,更由于人事繁杂。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唯有如此,才能超越芸芸众生成为一个成功者。当然,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因为人的太多,诱惑也就难以抵挡。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邓小平说:“中国有1000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天才有时会有些怪、异、蠢、笨、呆、傻、痴。凡是常人有的,他们很少有;凡是常人没有的,他们却多有一些。
☆有人敏感,满眼都是彩儿;有人迟钝,眼前什么也看不出来。敏感地盯着别人,迟钝地装着自己。盯着别人的聪明,装着自己的智慧。前者小胜,后者大成。
no.20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
———叫人很难想象的数学家陈景润
从特定的角度说,不呆、不傻、不笨,不会成就事业;数学家陈景润就又呆,又傻,又笨。
引子
悟道</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