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书籍>>洪荒养鱼专业户TXT下载>>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一六七章 山的两边TXT下载

    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一六七章 山的两边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六七章【山的两边】

        桑家坞新村与楼岐村仅一山之隔。

        这次新村的占用山地、滩涂都是从楼岐村划走,楼岐村也获得一大笔补偿款。

        与桑家坞新村规模建设相比,楼岐村更多人选择到县城买房。

        虽然都处于海边,但一个山梁相隔,楼岐村好象成了山村。

        狮子岩山坳子水库蓄水成功,楼岐村许多人前来观看,除了羡慕还有不少牢骚的后悔。

        这个水库并不是在每个人手中都能变废为宝,1500万的投入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其实,水净化厂包括水库的现在投入没有那么多,主要省去一大笔净化设备的钱,这些省下来的钱又被丁文做主到挖沟渠上。

        村内水泥路又要动工,看得楼岐村的村民们眼红。

        以前常笑桑家坞是个鬼都不愿意去的村落,现在这发展情形看得这些人咂舌,不少外村的亲戚常来串门。

        这不,大舅妈的娘家来人,是她三叔,楼岐村的村长。

        韩村长在大舅引领下逛完整个村庄,只能频频地摇头,说一山之隔怎么差距这么大?

        大舅却说,一海之隔差距也很大。

        照目前来说,随氏在笔架岛的投资超过桑家坞新村。

        从海那边动迁过来,大舅切身体会到差距,在新村建设上,与姚官二人对咱言听计从。

        “你还不满足啊?”韩村长误会了大舅的意思。

        大舅说与海的那边差距实际存在,但桑家坞新村会迎头赶上,只差时间问题。

        这话让韩村长诧异,什么时候起桑家坞变得自信?想想往年都是冲到镇政府喊穷、要扶贫款,现在说要赶超笔架岛?

        其实大舅知道,有了互助基金会,大伙儿可以大胆投入紫菜田、蛤地里。即便新的养殖场需要两三年后才收益,但大伙儿的眼下生活无忧。

        竹架子陆续在海地里固定,只待白露季节一到就泼上菜苗。因此大舅当前伤脑筋的事就是烘干厂。

        不就搭个临时厂房,装上烘干设备。拉上三相电,有什么复杂的?

        听某人说个轻巧,桑春这回赖定,反正某人现在整日无所事事。

        快要离开新村回到县城的丁母,坚决力挺桑春。

        可某人双手一摊,这样的事又分派到包品之头上,谁叫人家通这一行?

        韩村长吃了顿丰盛的午餐。喊桑春一起向镇里提提,老河道该要稍微治理。

        老河道,天旱时无水,下雨时上面放水。前几年一次大水冲垮沿岸山体。

        转达来的这个讯息不得不引起丁文重视。

        水火无情,断不能存在危及新村安全的因素。不过治理老河道,可防范于未然,倒不必杞人忧天,因为新村选址时不仅仅丁文一人说了算。毕竟还有许多专业人士综合考虑。

        为此,丁文特地喊上包品之,由桑春带领下前楼岐村。

        由于山梁子挡住季风,山梁子两边可谓泾渭分明,那边的山坡树林茂密。满眼郁郁葱葱,以前可是山青水秀的村庄。

        一栋栋房子无章坐落,旧的有老式四合院、*院,新的有不少砖房。村道曲折,四轮车子进村可难,这是现阶段农村存在的普通问题。

        大舅说看完了楼岐村才觉自己新村规划得好。

        三人来到老河道楼岐村段,一路沿河道旁,从上游往下游走,确实看到多处坍塌的山体,部分山体露出一层层分化岩。到了桑家坞新村段,老河道宽出几倍,山体都是整块的大岩石,应该丘陵一个整体。

        看来老河道治理得一大笔钱,听陈建和杨晓平常诉苦,至少在近几年内没戏,所幸的是,桑家坞新村在这方面隐患甚微。

        包品之指着老河道堆积着那些大小不均岩石说,架桥的桥墩要考虑上游顺水冲来的岩石,一拱横跨有四十余米,这座桥耗资不小。

        丁文一听急了,不小是多少啊?

        现在不同前些日子,没有“钱源”,用去一分少一分,看来规划的蓝图有些大,还是快把养鳗场建起来,洪荒湖里的鳗鲵早泛滥成灾了,也不能游手好闲一两年不是。

        桑春和包品之是理解丁文,为了桑家坞新村建设没少出钱出力,但这些都是大投入,二人爱莫能助。

        回到家里,丁母在收拾行李,明天就要返回县城。吃饭时候,丁母交代别忙坏身体、资助新村建设要量力而行,连丫头提出的瓜果林也半途而废。

        丁文晓得母亲话里的意思,不想多辩驳。

        按理开源与节流同等重要,但建设新家园,寻找新的财源才是根本,现在不是守成的时候,何况人一旦没份事做,便会懒得颓废。

        饭后,找几张白纸,画出几个草图。

        十几亩鳗池,一栋二层的砖房。

        砖房二楼是住宿,一楼全部是养育室、孵化室。

        这几张当晚让包品之看了,做了不少改,如平顶改成斜顶,一栋变成尺型的两栋,添加进出水道、圃、保安室等等。

        哟,包品之不愧是行家,改得美观又实用,两栋房子便成两个孵化养殖基地的雏形。

        丁文迫切希望早日开工。

        当然,包品之保持审慎的态度,拿走几张草图,说要请人审审。

        自己的两个孵化养殖基地与随氏的研究中心相比,简直高楼大厦如同平顶民屋,够寒碜的。人家是半球形建筑物,外墙多采用钢化玻璃,那设计出自名家之手,一根根特殊管材搭建而起,仿佛给笔架岛镶嵌了一颗巨大宝石。

        物以为用,硬件设施一流,不等于会超过咱们,咱的洪荒空间可是这个世界绝无仅有。

        丁文暗哼哼。

        养鳗场毗邻于水净化厂,一块儿围起来。

        九月初,包品之拿来定稿的养鳗场图纸。整整的二十多张图纸,章守志一听这事儿,不用丁文招呼。携着虞翠一同前来。

        “老弟,这回我们只要20%股份。投资平摊,一切事都由老弟看着办。”

        挂上两个名头,章守志早就从中嗅到无限商机,策划部国内哪家养鳗场有这种能耐?明面吃些亏其实有大赚头。

        拿今年为例,章守志与虞翠看到存折里的八位数,每天都是笑脸。

        “总有你的份,别着急。”

        章守志和虞翠吃下定心丸。对视一眼无声地笑。

        图纸与实地比对,总有差别,这难不倒包品之,可以应地制宜嘛。

        四人一合计。两个孵化养殖基地就此定下。

        虞翠对丁文官僚主义有怨言,说养殖场都开始动工围垦,怎么不见场长到现场视察?

        老章头和包工是咱的左膀右臂,有老章在咱放心,况且咱对围垦又不熟悉。不敢前去班门弄斧。

        对于丁文这种放权,老章头生出知己的感觉,这可是几千万上亿投资项目,不是一方小池塘。这个项目负责人拥有不小权力,丁文不参与管理。可桑家坞的乡亲们都盯着,出纳岗位暂时由村里的那位出纳先赚着,无形间形成制约。

        不过老章头的处事公允、透明,也没让乡亲们背地里说长道短。

        插了这些话,几人又论起养鳗场。

        老章头提出水加热不要用电,使用锅炉要划算些,而且不受供电影响,也可以给宿舍供暖。

        的确,桑家坞新村虽地处长江以南,冬季期也不长,但阴冷让人受不了,直想钻进被窝里捂着才行,能给宿舍供暖,那敢情好,丁文主意煤烧锅炉备用,还是以电力这样清洁能源为主。

        包品之说,建设时再考虑地暖吧。

        事情敲定后,三人各奔岗位,丁文只身又来到山坳子水库旁。

        水已涨至库容量的三分之二,微风拂来,水面荡漾起微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弯曲的水库岸把水面勾勒出不规则形状,在山与水之间草长青青。

        山坳子水库比笔架岛大得多,也很安静,总觉得没有那样亲切。

        扑通一声,几只青蛙从青草丛中跳入水面。

        四周加固的坝子,效果还不错,没有出现渗水现象,倒滋润了这个地方。

        溢水口最低放水位在库容量百份八十位置,因此溢水道都接沟渠,尽量利用好多余的淡水,不得不说包品之他们匠心独具。

        包品之还说,水库旁不仅要栽树,四周种上三角梅既可绿化、观赏,又能当成栅栏。

        三角梅很贱,折枝扦插就能成活,于是某人叫上几位乡亲挖坑栽植,这事儿居然由桑大虎主动揽在身上,他隔一两天就来挑水洒洒。

        “小文。”

        “大虎舅浇水呢,有空去帮帮包工,可以把水库四周植树和圃领下来。只要你想做事,桑家坞的事儿包你以后做不完。”

        “真的?”

        桑大虎将信将疑地望着丁文,挑着一担空水桶愣了许久。

        “那泥鳅还能养不?”

        养泥鳅的技术并不难,实际养起来也好管理,泥鳅善于钻泥,只要预防逃走就行。不过想在桑家坞新村垦出一块泥田,现在可难了,由于平地部份都用来建设新村。

        “如果你真想单干,呶,水库到鱼庄之间可种植瓜果林,效益应该不比养泥鳅差,这个瓜果林不要施肥和使用农药,纯天然的东西绝对吸引人,至于要种什么果树,你自己要多动些头脑了。”

        对于栽种瓜果林,桑大虎似乎不兴趣,在意养泥鳅多一些。

        没办法只好把这个提议说与桑春听,没想到三舅桑秋率先抢上了,还准备把果树林种到新村四周荒山上。

        有人问三舅,石头疙瘩能种活果树?

        三舅神秘地说,山人自有妙计,三舅的妙计是看到沟渠的设计图,以后只要拉节水喷淋,浇水这种苦累活可以省去。

        为这事,丁文没少遭到探问,是否出自他的主意。

        这可怎么说

        其实,丁文还是授意桑秋多种植些珍贵树种,当然中草药的药田也不错。

        桑秋一下子被拓宽思路,干劲十足。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洪荒养鱼专业户,小说《洪荒养鱼专业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一六七章 山的两边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