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TXT下载>>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7篇 军争(4)TXT下载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7篇 军争(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曹刿避锐击归大破齐师

        春秋时代,鲁国和齐国在长勺展开会战。

        鲁庄公想立刻展开攻击,被大将曹刿拦住了,等到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才对庄公说:“现在可以攻击了!”一仗下来,齐军大败。庄公想乘胜追击,又被曹刿拦住;曹刿仔细察看了齐军战车败逃的痕迹,又爬上战车前的横木,瞭望了一番后,对庄公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又一次大败齐军。

        事后,曹刿解释两次大胜的原因:

        “打仗最主要的凭藉是靠勇气,但勇气会有强弱的循环。第一通战鼓是提振士气,气势最旺,第二通战鼓就会逐渐衰落,等到第三通时,就会荡到最低点。我们之所以在齐军三通战鼓后出击获胜,是因为他们的气势最低时,正好是我们气势的最高点啊!”

        曹刿接着又说:

        “齐是大国,兵多将广,用兵难测;他们败退时,我怕有伏兵,所以不赞成立刻追击;等到确定他们车痕混乱,旌旗歪斜后,知道他们是真败,才敢追击而获胜的!”

        所以,聪明的兵家,在敌人气势最锐时,一定要避开;因为气锐代表实,实就是强,这时候展开攻击,就是击敌之实,肯定占不了便宜,说不定还吃大亏;最好是等敌人气势,由高点滑落至最低点时再开打,形成避实击虚,这就是“气势较量战术”。

        此治心者也的治,在这里是较量、匹敌的意思。

        以治待乱的治,这里的意思则是训练有素或规律的意思。

        以规律面对混乱,以沉静面对喧哗,这就是所谓的“心理素质较量战术”。

        治和静都是训练有素的结果。治的现象是:面对即将来临的恶战,还能从容如常,按表操课,静的现象是,不管敌人如何大声叫嚣,杀声隆隆,仍能不动如山,沉稳以对。一支治而静的军队一定军纪严明,令必行,禁必止;这样的队伍,心理素质一定好,不会轻易受到敌人挑衅、叫嚣而影响战力,这就是“心理素质较量战术”。

        先赶赴战场,事先布局休整,在安定状态下,士饱马腾地等待远道而来、又饿又累的敌人,这就是“战力较量战术”。

        不挑战军容壮盛的部队,不攻击实力强大的敌人,这就是“权变灵活较量战术”。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敌人在高处,不可仰攻。道理很简单,由低攻高,逆势又费力;由高打低,顺势而省力。前者对抗地心引力,后者顺应地心引力;优劣之势,自然极为不同。

        诸葛亮说过:

        “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敌从高而来,不可迎之,势不顺也;引至平地,然后合战。”

        由下仰攻高点处劣势,所以,兵家无不想尽办法,居高临下。

        背丘勿逆的意思是,不要迎战背后有高地依恃的敌人。

        战国时代,有一场赵秦大战,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居高临下赵奢破秦

        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要地阏与。阏与是赵国门户,一旦被攻破,对赵国的威胁极大,赵王命赵奢为大将,领兵救阏与。

        赵奢领军从赵都邯郸出发,一路上假装示弱,以麻痹秦军;秦军果然上当,认为赵奢怯懦不能战,便放松了戒备。

        赵奢知道秦军心防松懈后,突然下令部队急行军;二天时间内便抵达了距阏与前线五十里的地方,并迅速占领了北山高地,抢先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赵军出其不意地杀到,秦军大吃一惊;为了防止赵奢与阏与形成包围夹攻之势,便日夜兼程赶来阻击赵军,于是在北山展开大战。

        由于赵军先到战地,先天上已经以逸待劳,加上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秦军后到战地,不但以劳对逸,又在地利上吃了亏,数度仰攻北山,却屡攻不下。赵奢抓紧这个时机,从北山冲杀而下;秦军被迫“背丘逆击”,登时阵势大乱,被赵奢杀得大败,灰头土脸地逃回秦国。

        佯北勿从:

        佯是假装;北是败北;从是跟随,在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敌人假装败逃时,不要追击。

        道理很简单,追击假装败逃的敌人,很可能误中埋伏。

        如何知道是佯北呢?

        明明没打败,明明还能战,为什么还要逃?为了诱敌!

        追击佯北赵括惨败于长平

        历史上,因为追击佯北的敌人而死得最难看的,是战国时代的秦赵长平之战。

        秦、赵初交兵时,赵军数次吃了败仗,赵军大将廉颇知道硬拼讨不了好,便坚壁清野,硬是不肯出战,企图以拖待变,以老秦军。

        秦军当然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便施反间计,成功地让赵王把廉颇撤职,另以赵括替代。

        秦军立刻应变,以白起换下原来的大将王龁。

        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以守代攻的策略,主动出击。白起将计就计,假装败退、赵括以为秦军真的打不过他,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大本营。秦军死守,赵括几度强攻,就是攻不破秦军防线。这时,秦军奇兵突出,把退路堵死。这一来,秦军对赵军形成包围之势,赵军大本营的出路也被秦军阻绝。赵括进退两难,只好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救援,攻势被迫转成守势。

        赵军困守阵地四十六天,外援不至,内部又缺粮。赵括无奈,只好亲自领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二万大军全部被俘。

        锐卒勿攻:

        不要攻打气势正盛的劲旅。

        用兵之道在“避实击虚”,锐卒就是战力强大的劲旅,也就是实。找这种强敌做对手,简直自找死路,这种仗当然不能打。</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小说《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7篇 军争(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