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TXT下载>>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6)TXT下载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掌握会战地与会战日孙膑破庞涓

        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韩,孙膑奉齐王之命去救。

        一开始,孙膑就把韩国排除于会战点之外,所以,他领兵直扑魏都大梁,庞涓为了救大梁,只好回师。这一来,会战点就很轻易地被孙膑转移了。

        孙膑又用减灶之计,让庞涓认定齐军胆怯,越接近战场越怕;于是轻敌冒进,把大军抛开,自己带了部分骑兵日夜兼程赶路。

        孙膑把庞涓看透了,不但知道庞涓的行军路线,还把他到达会战点的日子算得准准的。有了会战点,更有了会战日,当然可以千里而会战,于是在庞涓必经的死地——马陵设下埋伏,轻松地收拾了庞涓。

        预先知道会战地点、会战日期,就可以千里会战。那反过来呢?就是千里去送死了!

        事先不知道会战地点,不知道会战日期,等于蒙着眼睛打仗,完全被对手主导形势,这一来可就惨了。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不能救左翼;前方不能救后方,后方不能救前方,何况前后左右的距离,远的有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从孙庞大战的反向来看。

        庞涓在京都将被攻击的压力下,不得不从原来的战场撤兵,回师与孙膑对决,已经从主动转化成被动。因为对手已在远方等着他,不但以劳对逸,而且不知道对手在哪一天、哪个地方对他发动攻击。当然,他素来瞧不起齐军,根本不在意,而这正是他悲剧性命运的关键点——自己被轻易地调动而不知危机——随着会战日与会战点愈接近,他的败亡也就更不可免。因为敌人早就在对他最不利的深沟峡谷中,布下了天罗地网,等他自动上门受死。

        果然,当他进入马陵,点起火把想看树上写的什么字时,刹那间,万箭齐发,庞涓首先中箭。在群龙失首的情况下,部队顿时大乱,除了等着被宰之外,什么事也做不了!

        上面引孙子原文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是:越国是我们的仇敌,但依我看来,只要能熟练上述的用兵之道,不管他的兵力有多少,对于我方之胜败,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在形篇中,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怎么到了虚实篇中,又成了“胜可为”呢?

        请注意!形篇一开始讲的是基本条件问题,我可以建立自己的基本条件,敌人也可以;但我不可能使敌人不建立自己的基本条件。道理很简单:我方英明,敌方也可能英明,你根本不可能主观地期待对手不英明。所谓胜可知(知道胜利的原则)而不可为(不能一厢情愿地期待对手自行弱化),所以,孙子才会说“胜不可为”。

        但虚实篇的主旨谈的是,敌我之间的虚彼实己的互动,以及以实击虚的战略概念,若能透过有效的虚实战术,则胜利当然可为了。

        胜利既是可以造成的,则敌人兵员虽多,也可以使他无法与我争战。

        “胜可为”,“敌虽众,可使无斗”,这话可不是空口说的。孙子提出了下列四个方法: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策是筹划、策度。在开战之前,先筹划策度敌我双方的强弱虚实,作为决战的指导纲领。

        以弱示强郭淮却刘备

        三国时代,刘备攻打夏侯渊,夏侯渊兵败身死,魏军内部动荡不安;司马郭淮这时挺身而出,推戴大将张郃主理局面,军心才逐渐安定下来。当时,双方隔着汉水对峙,刘备想乘胜攻击;魏军因新败,加上军力不足,有意在汉水边列阵决战。郭淮表示反对:

        “在汉水边列阵,表明了不让蜀军过来决战,这是示弱的行为,未必能保证我方安全;不妨后撤列阵,让蜀军有机会渡河决战,也可表示我们无畏的决心。等蜀军渡河一半的时候,再发动奇袭,就有机会打败刘备了!”

        诸将都同意了,便依计行事。刘备看到魏军居然把汉水让开,让他过河决战,心中颇有疑虑,不敢渡河追击,魏军残部终于获得保全。

        当时的情势是蜀众魏寡,如果魏军想仰仗汉水做为防线,就表示心中害怕,不敢让蜀军渡河;这一来,将坚定刘备渡河追击的决心,一旦蜀军渡了河,以双方的众寡悬殊之势,魏军一定支持不住。郭淮看清了这一点,遂以弱点为筹码,不战而示之以战;这一来,反而削减了刘备乘胜追击的信心,终致不敢渡河,郭淮策之得失之计成功,免除了魏军一场劫难。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作的意思是做工,做什么工呢?做任何使敌人现出兵形的工。比如激发敌人,让他有所回应;它一回应就会现出兵形,从其兵形中观察其动态与静态的兵势,寻求权变与破敌之道。</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小说《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