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TXT下载>>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4)TXT下载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避强打弱刘邦擒韩信

        刘邦称帝后没多久,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将造反,刘邦立刻召开会议,诸将都主张赶快发兵收拾韩信。刘邦心里清楚,发兵攻韩信可不是件好玩的事,一下子拿不定主意,便问智囊陈平有什么主意?陈平问刘邦:

        “诸将之外,除了会议桌上的,还有人知道韩信造反的吗?”

        “没有。”

        “韩信知道有人检举他要造反吗?”

        “不知道。”

        “陛下自己觉得汉军的战力与楚军相比如何?”

        “不如。”

        “将领们有谁用兵超过韩信的?”

        “没有。”

        “既然兵不如楚,将不如韩信,又要兴兵攻打,我认为这是自找死路。现在韩信还不知道有人检举他,陛下不妨假装出游,并宣布将在陈地大会诸侯。楚与陈很近,韩信一定会来迎谒,等韩信一到,只要一个大力士,就可以将韩信擒于帐下了,简单又好办。”

        刘邦听从陈平之计,果然轻松地把韩信拿下。

        想用军事武力擒拿韩信,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韩信用兵如神,天下无敌,和他武力对决,就好像兔子挑战狮子一样,上门找死。

        但一个好的军事家,未必是好的政治家。韩信是军事天才,却是政治白痴,否则他早听蒯通背汉自立的建议,历史就改写了。陈平把韩信看了个透,所以不从军事面对付韩信,而改攻韩信缺乏政治斗争智慧的弱点,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冲其虚也”,终能省时又省力地擒下这个英雄无敌的盖世名将。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我不欲战,昼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当我想决战,敌人虽然垒起高墙,深掘护城壕沟,摆明了采取坚城顿守之势,却又不得不出城与我对决,是因为我攻打了敌人非救不可的地方。

        “攻其所必救”自孙子提出以后,已成了历来兵家耳熟能详的重要战术。而把这个战术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孙膑。

        攻其所必救孙膑破庞涓

        战国时代,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兵临赵都邯郸城下。赵国向齐国求援,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

        邯郸危急,田忌打算直奔邯郸战场,与魏军决战。孙膑说了一段兵家经典名言:

        “劝和打架纠纷不能试着掌控斗殴者的拳头,排解争斗不能以武器攻击争斗者;而是掌控其要害,打击其弱点,造成无法持续争斗的形势,就能自然排解了。现在魏、赵二国大战,双方的重兵都摆在战场上,魏国内必然空虚,我们不妨引兵直扑魏都大梁。大梁是魏国根本,魏军一定回师来救,这一来,赵国之危解除了,而我们也可以逸待劳地和魏军决战。”

        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从邯郸撤退,急速回师大梁,结果在桂陵被齐军杀得大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

        当我不想战,摆明了防守阵势,使敌人不能或不想与我对决,是因为隔绝了敌人的进攻之道。

        乖的意为是:隔绝、背离。

        我不想战,一定是我方处劣势,开战不利;这时候,只有诡道欺敌,让敌人认为不宜打,不能打,否则将吃亏上当,干脆自己引兵而退。

        乖其所之李广退匈奴

        汉朝飞将军李广,素来胆大悍勇。有一次,李广带了一百多军士在草原上巡狩,忽然碰到数千匈奴兵,部属们大为惊恐,回头想跑。李广对他们说:

        “我们的大军远在数十里外,凭我们这一百人,要是拔腿逃跑,准定被匈奴大军追射殆尽。不如摆明了不走,让匈奴以为我们是诱饵,就一定不会攻击我们。”

        于是下令部队不退反进,一直到匈奴大军二里前才停下来;非但如此,李广还下令人人解鞍下马,躺在草原上,个个做悠闲状。

        部属们吓坏了,问李广:

        “匈奴兵这么多,我们又靠得这么近,万一他们冲过来,我们还来得及跑吗?”

        李广答道:

        “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我们就反其思而行,干脆下马,让他们真的相信我们不逃。”

        看到李广只有一百多人还这么从容自在,匈奴被搞迷糊了,以为真的有伏兵,便不敢发动攻击。

        在双方僵持的过程中,李广还曾带领十余人出阵挑衅,并射死一名匈奴将领,然后又回到自己阵中,悠闲自在地躺在草原上。就这样,李广越不把匈奴大军当一回事,匈奴越觉得后面一定有事,越不敢发动攻击。

        就这样,从白天僵到傍晚,从傍晚僵到半夜;李广越不走,匈奴就越以为汉国大军会趁深夜发动突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悄悄地引兵撤去,李广也顺利安全地回到大本营。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形人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让敌人现兵形。

        无形在这里是形容词,意思是没有兵形。

        专的意思是专一,指的是意志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就集中;力量集中,就代表有节奏,也就是强的意思。

        分的意思是分散,意志分散,力量分散;这一来就没有攻守节奏,力量自然就弱。

        我专为一的一指的是意志专一,力量集中。这就是众,也是强。

        敌分为十的十指的为十种意志,力分为十。这就是寡,也是弱。

        以十攻其一的十是十分力量,一则为一分力量;以十攻其一,就是以十分力量攻打一分力量;也就是以众击寡。

        约的意思就是少,少就是弱。

        能让敌人现出兵形,而我又形兵无形,这一来,我方就专一,敌方就分散。

        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我之最强点打敌人的最弱点。问题是敌人不会把自己的弱点告诉你,甚至当他连自己的弱点都搞不清楚时,高明的兵家就要想办法让蛰伏不动的敌人动起来,再从动作中寻找弱点,伺机以攻之。

        反过来说,我方则蛰伏不动,不管对手如何撩拨、诱使,就是不露形迹,不让对手有机会从我的兵形中找弱点,形成形兵无形。这一来,我方就强(专),敌方就弱(分)。

        我方专一,就是意志统一;敌方分散,就是意志分散。专一就代表拥有十分力量,分散就代表只有一分力量;以专敌分,就是以十分力量攻打一分力量;这一来,就是以众击寡。只要能以专一对付分散,则不管对手兵力有多少,那就一定是少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小说《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6篇 虚实(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