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TXT下载>>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1篇 计(6)TXT下载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1篇 计(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小敌兵法 石勒轻取王浚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羯族大军阀石勒看上了幽州;但拥有幽州这块大肥肉的王浚颇具实力。硬吃没把握,于是石勒采取“卑而骄之”策略。他知道王浚虽是东晋臣子,却一直有称帝的野心,于是写了一封言卑辞微的信给王浚;信上对王浚大加赞美,并谦称自己出身寒微,愿意屈身服侍,支持他登基当皇帝。

        王浚看了信后,又喜又疑;因为他曾和石勒交过几次手,但都讨不了便宜,现在石勒竟肯屈膝称臣;若真的有石勒的支持拥戴,皇帝梦就不在远了。但这是真的吗?

        经过了几次做工之后,王浚相信了石勒,便不再把石勒当对手,当然也不再防备。知道王浚完全对他撤防之后;有一天,石勒忽然出动大军,攻向王浚。面对部下不断的军情回报及迎击的请求,王浚破口大骂:

        “石将军是来拥戴我的,谁敢说反击,定斩不饶。”

        王浚不设防,石勒自然长驱直入;等到石勒大军入城,发现苗头不对时,已经来不及了!

        利用“卑而骄之”的战术,石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王浚,拿下了幽州。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佚就是逸、安逸。敌人休整得好,我偏要让你疲于奔命,无所适从。

        奇兵vs正兵 郭子仪破史思明

        唐安史之乱时,郭子仪率兵讨贼,在河北大破安禄山大将史思明。安禄山得知史思明大败,立刻派出大军增援;由于援军数量庞大,且又急于决战,郭子仪便订下了深沟高垒、严阵以待、敌来则守、敌去则追的扰敌战术。白天时,出兵挑战,等敌人出兵后,又不战而退;当夜间敌军休息时,却又发动突袭。这一套你想打时我不打,你休息时我偷袭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打法,把对手搞得筋疲力尽。正当对手灰头上脸时,郭子仪却又出动大军将敌军打败。利用这种“佚而劳之”的战法,不但收复了不少失地,也牵制了安禄山和史思明二路大军的联系,遏止了叛军攻向长安的双进策略。

        亲而离之则是一种挑拨分化策略。你们上下遇合吗?偏要离间中伤,让你们翻脸拆伙。

        这个战术通常用于敌方的能员干将;只要能把对手最好的人材干掉,等于断了敌人手臂,是种最厉害的狠招。

        陈平反间计断项羽一臂

        楚汉争霸之所以汉胜楚亡,最重要的原因是项羽在争战过程中犯了太多错误;而其中最致命的一条就是中了汉军反间计,把手下第一、也是唯一的厉害角色范增给气跑了!

        事实上,如果项羽能对范增言听计从,在鸿门之宴时,刘邦早就玩完,根本就不会有楚汉之争了!

        最早向刘邦提议采用“亲而离之”战术的人,就是陈平:而项羽第一号最亲最不可离之的人,就是范增。

        在陈平的反间计下,好几个亲信果然被项羽疏远;慢慢的,项羽也有点怀疑某些手下是否与汉军暗通款曲了;便有事没事派人出使于汉,想伺机察看点眉目来。

        有一次,项羽又派使者过来,负责接待的陈平便很恭敬地摆出最高规格的牛、羊、猪太牢级大餐招待;但一看到使者,便装成很惊讶地说:

        “我以为是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的亲信呢,只不过是项王的使者罢了!”

        说完,立刻把大餐撤走,换上最差劲的餐食;使者回去报告了项羽,项羽果然怀疑起范增来。范增知道项羽不相信自己后,火冒三丈地对项羽说:

        “天下大事已定了,君王您自己保重,我这把老骨头已没办法陪您玩了!”

        便打包离去,还没到家便死了!

        范增一走,项羽身边再没有能帮他出谋定策的人,开始走向衰败覆亡之路。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攻其无备,就是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攻击;

        出其不意,就是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情况下频出奇招。

        前面提过,兵道就是诡道:而采用诡道的目的就是以迷雾策略弱化敌人。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夫而劳之”、“亲而离之”这十二种诡道战术,都得付出一定程度的代价,还不保证一定成功。以“怒而挠之”这招而言,像诸葛亮这么厉害的角色,碰上比他棋差一着的司马懿都没辙了,其他人就更别说了。

        再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是司马懿对上诸葛亮呢?采用这个招数,岂不成了“孔子面前卖文章”了!唯一的一招,只有“强而避之”而已!但强而避之是一种消极战法,他只能让自己不败而已;若是确定赢不了,至多只能不败,还打什么仗呢!

        孙子的厉害就在这里,他知道上述这十二招有其局限性,所以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这记杀手锏——攻其无备,出其下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小说《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第1篇 计(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