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 第九十六章.《兴唐传》五大缺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黄教头取了两万块,交给了赵三炮,赵三炮把那一函两册的荣宝斋画谱,交给了黄教头。
周围人看得眼热。
2万块的交易啊,在这样的旧书市场毕竟不多见。
不过有一位自认聪明的书友就忍不住说了,口气是叹息还有怜悯,“这两本书不值2万块啊,我刚刚用手机上网,在网上查看了一下,这种荣宝斋水印彩绘画谱,一本最高才七八千,两本顶多也就是一万五六,2万块,买高了!”
表情叹息,语气却夹杂一丝幸灾乐祸,周围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书虫们,也都丝丝暗爽,自己买不到的东西,别人买了,却是买亏了买掉里面了,这种结果至少让他们得到一丝安慰。
正在数着钞票,收拾摊子的赵三炮听人这么一说,也有些高兴,这套书他是花了5000收来的,本来想要赚个6倍价码,最后只卖了2万,原以为少了,听这话自己还真卖对了,幸亏出手够麻溜。
听了这些话,黄教头依旧虎着脸,冷冷的,不动声色,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林逸看着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笑了笑,然后对黄教头说:“你还欠我多少钱?”
“6万。”黄教头说。
林逸点点头,“不用还了,这套书我算我的,我们之间的债务一笔勾销,另外我再给你4万块。”
哗,周围人全都惊讶起来。
什么意思?
等于说林逸花了10万买了这么一套书?
他是不是疯了?
知道林逸是“捡漏大王”的人们,更是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觉得这货名不副实,什么“捡漏大王”,明明是“打眼大王”才对,2万块让人买了一套书,自己再花10万买下,这不是有钱没处葬了么。
也有人想,估计林逸这是专门帮衬这个姓黄的,可花10万,也太多了些。
别人这样想,黄教头也这么认为,所以一直没怎么开口的他说了,“你不必这么做,欠你的,我会还。”
林逸微微一笑,“你这不是还了嘛,你买的书归我,我再给你4万,我们债务两清。”
“可是---这套书不值这些。”黄教头执拗道。
“谁说的?”林逸提高嗓门,眼神轻蔑地看了一眼四周那些书虫们,“他们吗?”
黄教头没有回答。
林逸抿着嘴笑了,“本来不想说的,不过……难道没人知道这种荣宝斋水印版分十册本,和两册本吗?”
周围人,你看我,我看你,聪明人立马就又拿起了手机---
林逸看他们一眼,摇了摇头,然后对黄教头说,“我们走吧,看看前面还有没有什么好东西。”背着手,姿态平淡,继续向前寻觅旧书。
后面,一大帮书虫还在拼命地用手机查资料。
查啊查啊---
终于,有人大声喊:“我查到了---!”
“什么,是什么?”大家伙全都凑过去看---
诗画谱,日报社出版的分平装本和精装本,只要品相好,平装差不多二三百,精装五六百;而荣宝斋出版的水印彩绘版本,则分十册本和两册本;其中,限量两册装水印彩绘版本,因为是赠送国外贵宾的礼品版,更是珍本中的珍本,只在二零零八年四月中国书店拍卖会首成交一部,成交价格将近十二万……
轰地一下,所有人脑袋全都炸了。
正在暗自得意数钞票的赵三炮更是捂着胸口,心疼难当!
……
林逸不知道自己轻易的买下,给其他人带来多大的波浪,只知道前面的旧书摊基本上已经快要转完了,而自己,还没遇到特别称心如意的书籍。
老曹捡了,老黄买了,貌似老郭也有了收获,刚才打电话过来,喜冲冲地说自己掏一千块钱买了两本经典套书连环画中的两个缺本。
这套连环画林逸倒也是知道的,原因是这套连环画的名气太大了。
话说80年代初期,一部评书红遍全国。那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一边吃饭一边听评书,评书成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一旦哪天中午要是没书听,那吃饭肯定不香。
是林逸最钟爱的评书之一,这部书英雄辈出,故事丰富,人物个性鲜明。义薄云天的秦琼、心高气傲的罗成、粗中有细又好玩的程咬金、憨厚的傻英雄罗士信、说话结巴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足智多谋的军师徐茂功,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精彩饱满,让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的故事也是改编连环画的热选,中国曲艺出版社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这套,就是根据传统评书编绘的。
因为是评书,整个故事的民间传说和演义成份居多,与史实有较大的丰满,性格突出。所以,评书在可听性和可看性上均较强。
评书第一分册推出后,曲艺出版社随即组织人员在1981年6月完成了连环画套书的第一分册,并于同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这部长篇连环画的开篇之作。
从整个版时间来计算,评书10个分册的出版前后用了2年半时间,即从1981年3月到1983年8月。而这套34册的连环画的出版工作历时4年又3个月的时间(即从1981年10月到1985年12月),从中可见由10册评书变成为34册连环画是一项多么大的工程。
同时,在编绘过程中,还按照通常套书的惯例,对人物造型、服饰、兵器等作了统一,并把每一分册的页码都确定为126页,这在套书编绘中是不多见的。同时,还统一了每一分册的定价为0.18元,后期由于物价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不得不提价到0.20元和0.26元,使出版者原先的方案没能坚持到最后。
这34个分册的出版出是按照长篇连环画套书俗定而成的方式出版的,即不是按各分册的先后排列顺序,而是根据编绘进度的快慢为原则,先编绘好的就先出版。
从各年份出版的册数来分析,除了1981年10月-11月刚开始出版的1-3分册外,1982-1985年出版的册数由多到少,速度由快到慢。前期各分册出版的速度很快,完成不久就出版了,而后期出书的速度就明显慢下来了。如第28分册,1984年8月就编绘好了,可直到1985年11月才出版。
由此也使1985年最后出版的5个分册因印量大减的原因,造成了现在收藏中的“五大缺本”。
五大缺”,分别是---
第27册:1985年2月出版,估计印量5万册。
第28册:1985年11月出版,估计印量2万册。
第32册:1985年9月出版,估计印量3万册。
第33册:1985年12月出版,估计印量1万册。
34册:1985年12月出版,估计印量1万册。
只要是玩连环画的就都知道,市场上五大缺本任何一本的好品相的,价格都在1000以上,甚至更高,尤其一版一印的那就更值钱了。
可以说,一本好的缺本,抵得上一本好的线装古籍。
价值很大,水也很深。
……
听老郭的意思,自己找到的两个缺本和都是九品以上的一版,那么两本下来最少能卖2000多,也算是捡了个漏。
隔行如隔山,林逸一般不怎么去碰连环画,里面的水很深,没有高深的小人书收藏知识,最好还是不要涉足。
所以,基本上在遇到连环画的时候,林逸都是凑热闹看看,却并不主动去买,只有遇到他心爱的旧书时,才会驻足观看,仔细研究。
……
时间过得飞快,淘书就像淘宝,容易让人忘记时间。
临近中午,许多摆摊的都拿了盒饭在吃米饭,还有一些直接把摊子收了,去外面下馆子。骄阳照耀下,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渐散去,古玩城人少了一些。
经过两三小时的“奋战”,虽然林逸本人没捡到什么大漏,却买了一大堆的旧书,黄教头只有两只手,提了两大提兜,最后,林逸不得不也提了一袋子,这样一来,从外形上来看,林逸更像是拿了货物来卖书的,而不是来淘宝买书的。
这不,他刚准备在一个树荫下歇息一会儿,还没等他把额头上的汗水擦干,一位穿着白汗衫,身材瘦削的老者走到他面前问道:“你收杂志吗?你给三毛钱一本,我就带你到我家去看看。”
正当林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的时候,接下来这位老者指着对面书摊的秃头摊主又说道:“他只给我一毛钱一本,太少了。卖给他,我还不如卖给收废品的省事呢。”
听了他说这话,林逸才如梦方醒。原来老者把自己当成了摆地摊卖书的,不过林逸对杂志还真感兴趣,主要是以前他看过这种地方出版的杂志。
是hn省南都市文联、南都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一家刊物,创刊于1978年,原名,1982年改名为。
这种地方杂志出版量很小,地域性很强,尤其在南都这种地方也很难见到,林逸小时候翻看过,都是老姐林雪买来看的,却被他给翻烂了。因此对这类杂志很有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听到老者说有这种杂志要出售,林逸就想要买下来,问清了老者住的地方,竟然就在古玩城附近,走路很快就能到达,于是林逸就告诉黄教头看着“摊子”,自己去外面转转,顺便帮他买些吃的回来,说完,就离开了。
身后,黄教头搬了几块砖头,垫在屁股下,大马金刀就坐在了树荫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尽忠职守地守着林逸口中所谓的“摊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