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资本杀TXT下载>>资本杀>> Chap2 不是阴谋的阴谋(1)TXT下载

    资本杀: Chap2 不是阴谋的阴谋(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chap2 不是阴谋的阴谋(1)

        凡事都有因果,次贷危机也不是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当起了经济学专家,开始跟美国人一起找原因。2008年,美国《时代》杂志的读者投票评选出25个最应该对次贷危机负责的人物。这份名单中的人物上至美国总统,下至美国普通消费者,中间包括银行高管以及天天喊房价要涨的经济学家。美国人甚至还拉了一个外国人放在这份名单上,那就是中国的**总理,理由是人民币不升值和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诱发因素 。然而无论是银行集团的阴谋也好,还是投资者的贪婪也好,所有导致这场危机的所有因素其实在过去10几年中慢慢积累并不断发酵的。我们要拨开浮云,寻找神马。

        1.   资本浓情,政治蜜意

        1990年,在高盛银行工作了24年的鲁宾被提升为联合主席(co-chairman),和另一位联合主席史蒂芬·弗里曼共同成为高盛新一代的掌门人。然而这次职位的提升并没有让鲁宾感到轻松。高盛在经历1986年美国经济下滑和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之后,和当时其他美国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与此同时,高盛的高级合伙人罗伯特·弗里曼因涉嫌内部交易于1985年被逮捕,这让高盛的名声和信誉遭受重大打击,融资也变得更加困难。所以鲁宾上任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到处找钱,以防公司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1990年高盛银行还只是一个私有公司,几个重要家族瓜分了高盛公司的股份。早在1986年的时候,曾有人提出让高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但是这个提议遭到当时高盛总裁约翰·韦恩伯格为首的公司股东的否决。他们担心高盛一旦上市,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就会减弱。此外公司一旦上市,就必须按照法律公布相应的公司交易信息,而这些大股东都不愿意这样做。

        于是,高盛把目光对准了金融机构的横向联合,但是这一条操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 )》,即1933年银行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必须分离。所谓商业银行即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银行,这些银行资金涉及公众利益。为了规避风险,美国国会禁止银行拿储户的钱去做投资,因此作为投资银行的高盛也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195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案》,禁止总部设在一个州的银行并购总部设在另外一个州的银行,同时还禁止银行从事其他跟银行无关的业务。这些法案都成了高盛找钱路上的绊脚石。

        但是这块绊脚石必须清理掉。“否则我们就是等死”,美国银行业协会的官员曾这样说道。

        199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这是任何美国人寻求突破的好时机。高盛银行和美国整个银行业也开始行动了。1991年,鲁宾花重金请来纽约政治公关公司老板戴维·德怀尔,在戴维·德怀尔的牵线搭桥下,鲁宾从1991年开始密集地和重要的政治人物会面,商讨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事宜。1991年6月,鲁宾在纽约举行了一个私人饭局。很多民主党的大佬出现在这个饭局上,其中包括当时的阿肯色州长克林顿。这是鲁宾第一次碰到克林顿,在三个多小时的晚宴中,他们讨论了美国政治经济等的一系列问题,初次见面,克林顿给鲁宾的印象是“非常棒,并且十分善于倾听和交谈” 。</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资本杀,小说《资本杀》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本杀 Chap2 不是阴谋的阴谋(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