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三天读懂金融学TXT下载>>三天读懂金融学>> 股市“抄底”的时机到了吗(1)TXT下载

    三天读懂金融学: 股市“抄底”的时机到了吗(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股市“抄底”的时机到了吗(1)

        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彼得·林奇,是麦哲伦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投资回报率曾一度神奇的高达2500%,其著作《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一问世便成为畅销书。

        “股圣”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公司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1977~1990年,在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目前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波士顿。

        在人们的眼中,彼得·林奇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肥肠的商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极大的名誉和财富。

        ◆成长之路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放弃教职,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省钱,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应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的还多。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赌场,把买股票等同于赌博行为,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考入宾州大学沃顿学院。他未放弃球童的工作,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沃顿商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象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的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他是一个奇迹”

        1969年,林奇已经毕了业,他来到富达,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员。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些工作开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最前线,他除了走访公司,收集情报,从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注意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实践相对应,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

        8年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当时的麦哲论基金规模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但对于林奇这个初学者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三天读懂金融学,小说《三天读懂金融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三天读懂金融学 股市“抄底”的时机到了吗(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