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经济思维TXT下载>>经济思维>> 第四节 一个人的“宏观”经济(4)TXT下载

    经济思维: 第四节 一个人的“宏观”经济(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节 一个人的“宏观”经济(4)

        上述两种效应是同时发挥作用的。无论哪种效应,都会使得经济体的总财富比技术进步前增加了;但在就业量上,则要看哪种效应更显著才能明白结果——若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则就业增加,若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就业减少。换言之,技术进步带来经济中财富增加,但对就业量的影响则不明确。

        消费—储蓄(投资)

        消费、储蓄(投资)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鲁滨逊经济中也存在消费—储蓄(投资)决策。为了简单直观说明,我们假设鲁滨逊生产的财富就是供其作为生存粮食的小麦。鲁滨逊很清楚一点:若某一个年度把小麦吃光,那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连小麦种子都没有了,下一年度怎么种植出小麦来呢?因此他要储蓄,即把一部分小麦保存下来,投入到来年的生产中去。哦,当我这样说的时候,读者可能会指出,这部分储蓄下来的小麦,实际上是作为投资品留存下来的啊,为什么不叫投资呢?当然,我们也可以叫这部分小麦为投资品,把这种储蓄行为称作投资。

        在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教材中,都有一个恒等式:储蓄=投资。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恒等式,现在这个鲁滨逊经济中,这个式子实在太好理解了:储蓄和投资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而已。只不过,现实中很多人往往把储蓄狭义地理解为把钱存入银行——这是储蓄,但是这些钱会通过信贷等渠道转化为投资的。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储蓄决策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利率是资本的价格(由此也可见储蓄决策与投资紧密联系)。在鲁滨逊经济中,这个利率可理解为小麦种子的产量回报率。你种下一单位小麦,可以收获多少单位小麦?种下小麦的数量与收获小麦的数量之比显然影响着当年的小麦储蓄量,同时也就影响消费量。小麦产量回报率(利率)越高,意味着当年消费小麦的代价越高,鲁滨逊将减少当年的小麦消费量,增加储蓄(投资)以便将来获得更多小麦财富;同时,当期小麦消费量减少,会产生财富效应,即鲁滨逊会减少对闲暇的消费,劳动时间会增加。换言之,小麦产量回报率的增加,将导致鲁滨逊经济体中把近期的消费推迟到未来,经济体中储蓄增加,当期的就业量也会增加。

        经济增长

        显然,增长源于储蓄(投资)。鲁滨逊若不进行小麦储蓄,来年就不会有小麦产量,也就不会有经济增长。经济之所以能增长,是因为放弃的当期消费,可以在将来时期产生更高的回报;而只要储蓄(投资)的回报率足够高,就可带来经济增长。

        给定生产技术不变,而生产(投资)的边际产出递减,最后就会出现增长的收敛。在鲁滨逊经济中,直觉告诉我们应该会有一个稳态。假设各种外在的条件不变,包括小麦产量回报率也不变,则鲁滨逊会逐渐调整到一个最佳的小麦储蓄率,在每个时期都按照该储蓄率来储蓄小麦,然后每个时期都得到相同的小麦消费量和储蓄量,这就是稳态产量了。由于鲁滨逊经济中人口没有变化,也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因此一旦经济进入稳态,增长也就停滞了。

        ※    ※    ※

        一个人的世界,最优(消费)选择理论无需考虑与他人互动的情形。这样一个世界中,没有分工,没有交易,没有货币,也没有盗窃抢掠、尔虞我诈,因此无需制度来对经济行为进行治理。但我们仍扩展分析了选择机会的重要性,强调拥有选择的机会对于个人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并主张应让人们有更大的选择的自由。对于政策评价而言,扩大选择的自由比效率和公平等抽象原则更具现实意义。

        个人通过选择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一般原则是:让单位货币支出在各种物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这也是单位货币支出的机会成本相等原则。我们扩展了效用、边际效用等概念对于生活幸福的启示。

        最后,在只有一个人的“宏观”经济假设中,我们讨论了一些基础的、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比如就业和产出的决定以及如何对外生冲击做出反应;消费—储蓄(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等。这些从一个人的“宏观”经济中得到的结论,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复杂的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第3章  多个人的世界

        自愿交易是繁荣和自由的必要条件。

        ——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惠及底层贫民的那种富裕局面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鼻祖)

        --------------------------------------------------------------------------------

        丹尼尔?笛福的小说中,在荒岛孤独生活的鲁滨逊多么希望发现人类的踪迹。多年后的一天,他看到了人类的足迹,而那足迹并不是他自己的。一时间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

        人,最希望与他人相处,但也最害怕与他人相处。笛福通过鲁滨逊刻画了这一人类心理的困境。从经济行为角度来说,亦是如此:人类的一张面孔是天使,他们相互交易、分工与合作,增进彼此的福利;而另一张面孔却是魔鬼,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谎欺骗、背叛合作甚至盗窃抢掠。人类社会的许多制度安排,大多是为了鼓励天使行为、抑制魔鬼行为而形成的。

        交易与价格形成〖1〗交易对效用的促进  只要存在多个人,他们就可以相互交易。所谓“经济”,按照哈佛经济学家曼昆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群相互交易的人”而已。

        自由交易可以促进交易双方的效用。要明白这一点,无需经济学知识,只需想想这样一个事实:在自由交易情形下,人们一定是觉得一笔交易对其有利才会进行交易,因为,在这样的情形中,人们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不交易,维持现状。既然人们自愿改变现状而进行交易,那必然是交易之后的效用将超过现状的效用。</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经济思维,小说《经济思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经济思维 第四节 一个人的“宏观”经济(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