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商业的常识TXT下载>>商业的常识>> 王传福的商业哲学(3)TXT下载

    商业的常识: 王传福的商业哲学(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王传福的商业哲学(3)

        明明海普瑞在往好的方向发展(2006年的净利润激增为4780多万人民币),而杨向阳也在公开场合多次称赞海普瑞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为什么双方最终没有度过“七年之痒”?

        海普瑞招股说明书解释为,源政投资的投资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一个圈内的说法是,当时杨向阳想在深圳罗湖区买一块地,资金比较紧张。

        事情没那么简单。“以前他们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谈。突然之间,就有些摩擦和躲闪了。”一位知情者称。后来才知道,原来由李锂、李坦控制的多普乐实业在瞒着杨向阳偷偷做低分子肝素制剂。

        打通产业链,向下游挺进,李锂的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但让源政方面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居然一声招呼不打,而且放在自己的私人公司里运作。

        李锂夫妇做了很多解释,核心的意思是“杨哥你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只有这一件事。不如让我们自己做”。

        缘分已尽,不如分手。最后的结果是,多普乐实业和李锂按照约2倍净资产的价格收购了源政手中的股份。

        后来,一位跟杨很熟的职业风险投资家评价此事:“杨最大的弱点是不够冷酷。”

        2007年9月,就在源政投资退出海普瑞不到3个月,高盛投资491万美元获得海普瑞125%股权。同时,对多普乐实业投资933万美元获得多普乐实业125%的股权。

        从高盛投资海普瑞的时间来看,可以推断,在源政投资退出前它应该与海普瑞有深入的接触,至于让源政投资完全退出是否是高盛提出的要求,无从查证。但显然,如果源政投资不退出,那就只有出让创始人自己的股份。

        今天,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郎山路21号的海普瑞与杨向阳的大本营——清华源兴生物科技的大门到大门之间的距离不到50米。两家公司墙挨着墙,从清华源兴办公楼往下看,海普瑞正在扩建的厂区一览无余。

        海普瑞的上市让更多的投资机构认可杨向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眼光,他所投资的不少项目也是vc追捧的对象。但这位天使投资人还会再次被华尔街的金融怪兽打败吗?

        本文写于2009年10月,我至今认为,深圳拥有中国最好的创业土壤和创投环境。这是因为深圳不缺少有胆量的创业者,更不缺少慧眼的伯乐天使。

        在国内tmt产业,现在有5位~6位天使投资人非常活跃,目前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好苗子至少有一半背后是他们。依靠人脉、经验和手腕,那些想投好公司的vc,不得不先跟这些更高级的玩家打交道。他们的涌现会改变早期投资的格局,以后会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时代吗?黄鸣的创业启示

        大家都看到的机会就不是机会了。真正的创业家要在机会要出现之前就开始准备。

        虽然还未完成ipo的龙门一跃,搞太阳能光热的黄鸣已经算是很出风头的一位创业家。1958年出生的他,极度自信又貌似谦卑,身上带着很浓的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和对现实环境的时刻警惕。

        他既是个狂妄的“教主”,又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信徒。在2007年胡润榜上,他排在148名,身家超过50亿元,这是在皇明集团还没上市的情况下。但这个公司的价值已经很明显了,高盛和鼎晖给他投了1亿美元(据说为此鼎晖追了他9年,高盛追了他5年),这是第一轮也是最后一轮。如果真在a股上市,皇明的市值保守估计不会低于100亿人民币。

        前几日听他演讲,听到一些会心的地方,随手纪录下来:

        1创业要看准趋势潮流,顺着潮流走很省劲,不挣扎乱跑,不逆着方向走,不抱怨生不逢时。

        他是文革后头几批的大学生,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当时,一个老教授对他们说:中国的石油可能只够再用50年,你们是石油的伴生者、使用者,也是陪葬者。人类需要寻找替代能源。这话影响了他一生。1987年他开始一边在研究所上班,一边地下干太阳能热水器。当时还绝无干企业的想法。到1995年,他发现自己敲敲打打弄的热水器,人家居然上门抢着要,于是辞职下海,直到今天。当时全国做类似热水器的有上千家,但活到现在的已经不多了。他把所有赚的钱都投入到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和质量改进中,不去搞房地产不去炒股票不搞别的产业。十多年后,太阳能市场已经被所有人看到,而他则成为国内最大的玩家。

        2再伟大的vison也必须要回家,一步步推进,像乌龟一样踩着地爬行。500强企业大多是乌龟,不是兔子。

        黄鸣是学工科出身的人。推崇理性分析,逻辑推演,不喜欢跳跃思维。别人看来是连手险棋的,其实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这一点很像比亚迪的“狂人”王传福)。另一方面,他的文史哲修养又很好(idg很厉害的投资人章苏阳就说过他很欣赏这类型创业家)。黄鸣认为,中式企业的管理大多是一种威望管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家越是细节,越是专业,越能服众。因为在工厂干过,什么车工铣工都拿得起放得下,专利是自己发明的,谁也蒙不了。(其实,有思想深度,出口成章,也是本领。在中国好商人必须是一个“政治家”。)

        作为杜威、胡适那一派实用主义哲学的信徒,皇明一开始的文化,就借用了胡适的名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梦想和理性不矛盾,不能光做梦,也不能只低头干活,前者管十年方向,后者则一环扣一环地搭建链条。

        3创业家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单纯。做事业,而不是做生意。越不想挣钱的事,挣钱越多。

        在创业之前,黄鸣不仅吃着研究所的“皇粮”,还帮外面的企业搞项目拿高额提成。为了创业,不仅得把所有积累投入进去,有了小成。又借了95万的债去解决企业的所谓“红帽子”问题。所以,要问问自己,是什么在激发你创业,是钱,还是可以传世的创造?喜欢钱的人很容易止步,喜欢赚钱这个事业的人才会永不停歇(李嘉诚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还说了一个段子: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毕业生作志向调查,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人的目标是赚大钱,另一种是干事业。结果20年后,干事业的人大多发了。想赚大钱的没发几个(未经考证)。

        4做企业一要精明,尤其在中国做企业。二要胆小,才能活得长。最后,在有些事情上要智慧地傻一些。

        这个精明不是说要算计别人,而是得防范别人。他下海之前,就自己掏钱注册了皇明的商标。早早花钱解决了企业的所谓“红帽子”问题。跟清华阳光合作,能够全身而退。几次变故,皇明都最后能活下来。黄鸣研究光伏产业的时候,还没施正荣什么事。他出国了20多次,反复论证,最后决定不做光伏产业,几个高层一怒跳槽了。黄的理由是光热产业已经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很难说这个决策他做对了。但黄鸣不喜欢当赌徒,不喜欢分心。虽然吃过不少小亏,让别人赚走了钱,容忍清华阳光但大玩家愿意带你玩,您的信用资本就会不断增加,最后得到大便宜。黄鸣当年为了在自己的热水器产品上打上清华的牌子,就容忍清华阳光天价卖给他零部件真空管。

        5大家都看到的机会就不是机会了。真正的创业家要在机会要出现之前就开始准备。

        今天的创业和20年前创业相比,坏处就是不能撞大运,没有随手可拾的机会了。好处是机会均等,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做企业不能被大家伙吓住,要把眼睛蒙起来。黄鸣自称欢迎ge、bp、海尔这样的大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他在高层会上从不研究竞争对手,研究未来,研究消费者。而且不做消费者调查,凡是消费者讲出来的都是没用的。要坚守客户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挖掘他们隐藏的需求。

        本文写于2008年4月,这是根据黄鸣在清华大学的《创业领导力》公开课上的演讲纪录和思考而成。今天,开车走在中国的各条高速公路上,一个个城镇村庄的屋顶上都有着一排亮闪闪的太阳能集热管。这就是黄鸣和他的同行们的了不起之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商业的常识,小说《商业的常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业的常识 王传福的商业哲学(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