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TXT下载>>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TXT下载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

        就在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的那一年,这个叫刘大镛的进步学生在大后方重庆参加了中国。刘大镛不仅勤奋好学、才情飞扬,而且抱负远大、勇于开拓,是学校小有名气的学潮领军人物,也是当时重庆年轻的员。

        建国前后,刘大镛的四儿一女相继出生。刘大镛分别为他们取名:“永言、永行、永美、永好、永化”,寓意为“言必行,行必美,美必好,好必发生质的变化”。

        与在政治运动中坎坷起伏的父辈相比,刘氏兄妹有幸在青壮年时期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自从1978年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命运也如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私营企业家,刘氏兄弟肩负起一个时代的使命与重任:

        40多年前,中国私营经济在迁入大西南后却陷入了一蹶不振之中;

        40多年后,刘氏兄弟又在同一个地方,重新续燃中国私营经济一脉微弱的香火。

        巧合的是,刘家最小的儿子刘永好,日后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而这家银行,和著名的爱国企业家卢作孚所创办的民生公司同名,叫民生银行。

        这也许是中国私营经济在冥冥之中的一种薪火相传吧!

        “最坏时代”的革命者

        战乱年代的结合

        在希望集团四川新津基地研究所大院翠绿的草坪上,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像:左边是一位留着短发中年妇女,一件毛衣搭在她腿上,凝望的双眼充满着慈爱、自豪、欣慰与一丝眷恋;右边是一位戴着眼镜的长者,他面容清癯、眼神睿智,手拿着一本书,目光眺望着远方,仿佛对前方的未来有着无尽的期盼……

        他们就是中国著名民营企业家刘永行、刘永好等五兄妹的父母:刘大镛和郑康致夫妇。

        每当清明或者其他重要节日,兄妹们就会放下手上繁忙的事务赶到这里,为两位老人献上鲜花,并汇报企业最近一段时期的发展情况,以此来缅怀自己的双亲。

        刘氏家族本是巴县(今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个名门望族,只是到清朝末年逐渐衰败了。贫穷既迫使人萎顿,也激发人上进。自幼聪明伶俐的刘大镛,因为家境贫寒,无奈之下只能去私塾为富家子弟做伴读。

        谁想到,富家子弟最后不学无术、学业无成,而身为“小书童”的刘大镛却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邻县中学,后又升入了重庆高等工业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神州大地再也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即使处于大后方的重庆,也遭受着日军飞机日夜不息的频繁轰炸。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1年,陪都重庆被空袭了268次,几乎平均每周两次。

        但从天倾泄的炸弹,却愈发激荡起国人风起云涌的抗日热情。勤奋好学的刘大镛也按捺不住胸中的爱国烈焰,积极投身到各种抗日运动之中。

        但刘大镛不久后便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当时,由于刘大镛常常抛头露面参加革命活动,所以遭到国民党的追捕,组织上将他转移到成都地政学校,后来又派他打入国民党内部工作。

        和刘大镛单线联系的人是当时重庆地下党委书记,但不凑巧的是,这位重庆地下党委书记突然于1941年去世,这使得刘大镛变成了一只失线的风筝,他的这段革命历史也随之悬在了半空中。

        后来迫于无奈,他只好辗转以民盟的身份参加革命工作。但这个麻烦却一直如影随形,为他命运多舛的一生埋下了伏笔。</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小说《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